黨的二十大報告舉旗定向、思想深邃、高屋建瓴、催人奮進。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將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項部署要求上來,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商務口岸工作聯通內外、貫通城鄉、對接產銷優勢,激活消費“主引擎”、穩住外經貿基本盤,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以實際行動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我們要堅持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過硬的政治能力、強大的精神動力、務實的工作作風,全力以赴,高質量完成全年既定任務、實現明年良好開局。
一、提高政治站位,有效激發市場活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我們要聚焦促進消費持續恢復,提升傳統消費能級,加快線上線下消費融合和新型消費發展。一是著力促進消費增長。加快推動線上線下消費高效融合、雙向提速,以“互聯網+服務”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加快補齊新型消費短板,加強運行監測,擴大樣本企業數量,推動社會消費品零售企業拓面提質、結構調整、培優增效,為消費增長提供有力支撐。二是著力推動市場升級。深入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提升鄉鎮商貿中心、村級便民商店服務功能覆蓋率和鄉村快遞服務通達率,充分釋放農村牧區消費潛力。加快推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在烏蘭浩特市、科右前旗中心社區建設5個家庭生活服務站和再生資源回收站,進一步完善社區功能、強化便民服務。鼓勵支持旗縣市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和便民市場,豐富消費場景,帶動就業增收。三是著力提升電商優勢。持續鞏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創建成果,借助興安盟域牌影響力,以阿里巴巴產業數字化運營中心落地為契機,推動興安特色農畜產品依托大型電商產業鏈拓展銷售渠道,不斷擴大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份額。積極培養電商創業帶頭人、直播帶貨網紅、新農人等電商本土專業人才,夯實電商發展人才根基。
二、加強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向北開放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區域開放布局,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我盟要依托具有國際性開放口岸和地處東北經濟區的優勢搶抓發展機遇,扎實推進向北開放。一是著力加快口岸建設。深入落實建設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各項部署要求,堅持以通道、平臺、口岸、市場、環境五個方面為抓手,扎實推進投資貿易、產業發展、功能配套、集聚輻射等重點工作。加快邊民互市貿易區和口岸物流園區建設,抓緊完善阿爾山口岸基礎設施,強化防疫情和保通關能力建設,爭取口岸盡快恢復通關并力爭實現常年開放。二是著力發展外經貿。圍繞“抓大、扶小、育新、穩鏈”,加強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強化助企紓困,引導外貿企業精準對接國內消費需求,多渠道拓展內銷市場。用足用好自治區縣域外經貿破零增量示范項目政策資金,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建立外經貿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幫助盟內外貿企業實現進出口常態化、穩定化。三是著力深化對外合作。重點加強與蒙古國東方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絡,建立定期會晤機制,共同協商解決問題、推動合作事項落實。積極參加“進博會”“廈洽會”“渝洽會”等國際性展洽活動,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成員國經貿合作。
三、強化責任擔當,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黨必須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要強化理論武裝鑄信念。著力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學思悟貫通、知信行統一,自覺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和實際成效。二要突出政治功能強黨建。深學細照篤行新思想,擔當實干建功新時代,堅持把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作為加強機關黨建的“根”和“魂”,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堅持把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作為第一位能力,引導機關黨員干部全面把握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和路徑。三要全面從嚴治黨正風紀。準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增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加強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推動黨內政治生活更加健康、規范,持續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劉海濤,作者為興安盟商務口岸局黨組書記、局長)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