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指出:“90%以上的政務服務實現網上可辦,戶籍證明、社保轉接等200多項群眾經常辦理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全國上下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正在不斷深化,我市群眾辦事便利化程度如何?帶著這一問題,記者走訪了市政務服務局。
全面攻堅克難 提升“一網通辦”服務能力
2022年,為進一步提升群眾辦事體驗,市政務服務局印發《烏蘭察布市“一網通辦”服務能力提升方案》,向“一網辦”“掌上辦”“一次辦”“幫您辦”發起全面攻堅。全市共發布政務服務事項7.7萬余項,實現市縣鄉村全覆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4.27%;7106項事項進駐“綜合一窗”受理系統,共產生辦件60.61萬件。“蒙速辦”APP成為我市群眾實現“掌上辦”的手中寶,全市APP注冊率持續領先全區其他盟市,訪問量達到1.2億,成為首個破億的盟市;在全區率先上線“水電氣熱網”服務專區,接入應用42項,極大地方便了企業群眾報裝、繳費等事項辦理。
——深入推進“一次辦”。市縣兩級設立“一次辦”專窗65個,工作人員77名;118件惠企便民“一件事”在全市普遍推開;率先在全區創新研發上線“一次辦”掌辦系統,辦理營業執照等118項“一次辦”事項,實現“材料在線提交、結果免費郵寄”的“掌上辦”;在全區首推“健康證一次辦”等9件系列精品一件事并實現“掌上辦”,每年惠及人群40多萬人。
——大力推行“幫你辦”,積極履行“您只需跑一趟,其余的事交給我們辦”的服務承諾。2022年4月,繼全市首家“幫您辦”工作站在察哈爾高新區掛牌設立后,陸續覆蓋至所有產業園,市縣兩級代辦員通過進園區、到企業駐地,上門對接企業389家500余次、線上對接3000余次,代辦項目235個,協調解決企業訴求68件,將優化營商環境真正從“面子”深入到“里子”。
同時,作為自治區首批政務服務工作向基層延伸工作試點城市,市政務服務局在全市嘎查村(社區)共打造1508個便民服務站,并通過選拔培訓的方式組建了一支政治素質硬、業務能力強的代辦員隊伍,針對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和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積極開展上門幫辦代辦服務。截至目前,我市已開展特殊群體上門幫辦服務1526人次,打通了服務基層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察右中旗科布爾鎮六間房村種植戶郭紅五說:“便民服務站不僅給民政社保年檢、合作社申報等項目提供了便利,還為附近的企業、合作社提供用工信息、提供合同簽訂場所,咱們日常有啥搞不懂的就給代辦員打電話,代辦員總能第一時間來咱這兒提供幫助。”
——率先實現“掌上辦”。將幫辦代辦服務鏈條延伸至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及辦事群眾,老百姓可以直接在“蒙速辦”APP“代辦幫辦掌上端”專區的“村級幫辦代辦”欄目找到代辦員的聯系方式,開展“點對點”服務,老百姓足不出戶通過指尖即可享受便民服務的要求,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堅持問題導向 切實解決企業群眾困擾
為提升窗口人員服務意識,規范窗口服務行為,市政務服務局從“三項制度”抓起,在政務服務中心建立起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和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制,明確規定首問責任人的責任、服務態度、服務流程、違反首問責任制的行為及責任追究,并規定了當事人到窗口申請辦理或咨詢時,窗口工作人員應一次性告知當事人的辦理程序、辦理時限及所需申報材料,如果企業辦業務時出現缺材料等小毛病,可以先把事辦了,材料后補。
“您漏了一份材料,按理說得準備齊全才能辦,但這個不是審批主要件,可以容缺受理,我先給您辦著,您之后再補一份材料就行。”這是最近發生在市政務服務中心二樓綜合窗口的一幕,窗口人員這一番話讓來辦事的李女士非常感動,“每次來的時候是恨不得把所有資料都帶上,生怕漏了一份資料,排隊半天又白跑一趟,容缺受理真是把優化營商環境做到了我們的心坎上。”
2022年,市本級28個駐廳部門梳理373個政務服務事項的容缺受理事項清單,對于漏帶非主審材料的情況不再“拒之門外”,并拓寬了材料后補的途徑和方式,為前來辦事的人員節約了時間和金錢成本。“首問必接、首問必答,一次告知、盯辦到底,容缺受理、靈活有度”,已然成為烏蘭察布市政務服務中心的新風尚。
值得一提的是,市政務服務中心已經將“一件事一次辦”“告知承諾”“容缺受理”“最多跑一次”“免費郵寄”相結合,通過告知承諾現場決定、郵寄送達容缺補正和在線提交等方式完成業務辦理,解決辦事企業和群眾因材料不全或不規范而往返跑窗口的問題,讓辦事人“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就能辦成事。
“我們綜合考慮大廳各類業務事項辦理流程,對辦事群眾可能遇到的不便進行了充分的考慮,只要企業或者群眾把該帶的主要材料拿上,其他的都可以來找我們提供幫助。”市政務服務中心業務協調科負責人梁雅婷邊說邊帶記者來到便民服務窗口,打印復印、照相、郵寄、飲水機、充電口、應急醫療用品等多項免費服務和設施應有盡有,“24小時自助服務區”內22臺自助機還為群眾提供“全天候、不打烊”服務,涵蓋事項2289項。
群眾所需,就是政務服務所向。市縣兩級12個政務服務中心堅持問題導向,特別定制了“延時+預約”服務,推出工作日自然延時和周六日延時+預約服務,實現政務服務“午間不斷檔·假日不打烊”,切實解決企業、群眾“上班沒時間辦事、周末沒地方辦事”的困擾。
打通辦理壁壘 唱好跨區域通辦“重頭戲”
“我從浙江嘉興回到集寧,需要辦理社保接續轉移,得提交原工作地的社保證明材料,回來之前也不知道,都沒有準備,原本以為還得再跑一趟嘉興,經過窗口工作人員的介紹,通過‘跨省通辦’自助服務機就把需要的材料打印出來了,真是太方便了。”在集寧區政務服務中心,市民司先生高興地向記者展示了他的社會保障卡。截至目前,全市共辦結“跨省通辦”事項3萬余件。
2022年,我市通過采購自助服務終端,加入“云聯盟”,簽署跨省通辦協議等形式,在全區率先實現與10余個省市上百個區縣間18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的“跨省通辦”。
在“跨省通辦”的同時,“區內通辦”全力推進,實現了呼包鄂烏470項、烏蘭察布——二連浩特1107項、烏蘭察布——錫林郭勒157項政務服務的“區內通辦”,并辦結“區內通辦”事項9萬余件。
實現“跨省通辦”“區內通辦”,“市內通辦”更不能落后。為打通各旗縣辦理事項壁壘,2022年市政務服務局還出臺《烏蘭察布市全面推行“全市通辦”實施方案》,對全市范圍內的政務服務事項名稱和辦理要件進行統一梳理,首批涉及營業執照、醫療機構許可證、食品生產許可證、結婚證等105項高頻事項已實現“全市通辦”。
2022年全市政務服務工作碩果喜人:全市累計辦理聯辦“一次辦”事項15.4萬余件,全區排名第一;在“蒙速辦”上線各類應用440個,全區排名第三;2022年全區優化營商環境評估中我市政務服務指標排名全區第一,榮獲2022年度數字政務發展年會評選的“行政辦事員建設先進單位”稱號等等。
“沉甸甸的成績單,承載了人民群眾對政務服務工作的更高期待。我們將把成績轉化為進一步優化工作的不竭動力,進一步動員全市政務服務工作者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錨定目標,全力為烏蘭察布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流的軟環境。”市政務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郝文躍說道。
成績來之不易,更應清醒堅定、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市政務服務局經過認真研究分析,計劃在2023年繼續推出多項重點舉措:再推出300項事項實現“全市通辦”;“蒙速辦”APP應用新增100個;年底前實現市本級綜合窗口受理率90%以上;全面持續推行“好差評”,確保差評100%整改反饋;開展“窗口服務提升”專項行動,推進“最多跑一次”事項比率達到99%;深化推進“容缺受理+免跑腿信封”服務,為辦事群眾提供定制免跑腿信封,免費補寄材料;加快推進市本級、豐鎮市、察右后旗、涼城縣實施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權改革,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記者 李璟 通訊員 王曉芬)
原標題:把群眾的“關鍵小事”當作“心頭大事”,市政務服務局——多舉措實現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