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進一步強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實效,今年,磴口縣司法局出臺便民服務六項措施,整合法治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社區矯正、公證服務、律師公益活動等多方資源開展惠民法律聯動服務,以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為主線,把“群眾工作就是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工作”的核心要求落到實處。
開展法治宣傳志愿服務活動。該局組織全體黨員、干部、法律服務人員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充分利用流動宣傳車、公共電子顯示屏、鄉村廣播大力宣傳民法典和黨規黨紀,共組織開展了民法典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等法治宣傳活動22場次,發放民法典讀本2000余冊,解答法律咨詢近1000人次。
積極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各司法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公開司法所工作人員電話、郵箱、監督舉報電話,增加上門調解服務內容,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78件,堅持源頭預防,切實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為平安法治磴口建設筑牢“第一道防線”。
降低法援門檻。為滿足困難群眾不斷增長的法律援助需求,磴口縣法律援助中心公開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圍,降低法律援助申請門檻,對于申請支付勞動報酬、確認勞動關系、工傷賠償等維權申請的農民工以及對于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的軍人、醫務人員、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一律免予經濟狀況審查。對因病因災致貧致困的適當放寬經濟困難標準,對農民工討薪案件,啟動“綠色通道”,簡化受理審批手續。對老年人、未成年人、農民工等弱勢人群的法律訴求及時跟進,減少弱勢群體因合法權益受侵害而引發的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積極回應困難群眾法律救助幫扶需求,完善各項高效順暢、便民惠民的法律援助機制措施,應援盡援、應援優援。截至目前,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0件。
社區矯正彰顯人文關懷。自教育整頓活動開展以來,磴口縣司法局社區矯正執法大隊始終堅持監督管理與教育幫扶相結合,用解困幫扶的方式感化施教,切實解決社區矯正對象生活困難、就業難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消除了社區矯正對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促進他們順利融入社會,共開展了社區矯正對象集中學習教育和公益勞動470余人次;開展了對重點人員崗位技能培訓、社會救助活動;幫助了6名重點人員解決生活困難、就業難問題。
公證便民利民又出新舉措。公證處依托司法所和社區延伸服務觸角,建立便民宣傳點,發放辦證指南,方便群眾咨詢業務,預約辦理時間,讓群眾少跑路,利用電話、網絡等方式指導群眾準備材料,提高提供材料準確性。積極開辟綠色通道,對70歲以上的老年人、殘疾人等行動不便的當事人提供上門公證法律服務;對75歲到80歲的老年人辦理遺囑公證實行公證費減半服務;對80歲以上的老年人辦理遺囑公證實行公證費減免服務,并主動與金融機構、民政局等相關部門銜接,解決“讓群眾少跑腿”問題。
律師隊伍公益服務遍地開花。建立律師服務所包聯蘇木鎮、農場制度,各律師事務所每月到包聯蘇木鎮、農場開展公益法律服務活動不少于1天。根據縣域內企業法律服務需求,開展“上門式”免費法律咨詢、“法治體檢”、法治宣傳活動,實現律師公益法治體檢活動制度化、經常化。每周派律師輪流在磴口縣人民法院“坐班問診”1天,及時對接群眾法律訴求,幫助當事人降低訴訟成本和風險,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通訊員 呂曉慧)
原標題:磴口縣司法局多舉措推進惠民服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