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9月20日電 “栽下梧桐樹,引來鳳凰棲”。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最大的“吸鐵石”。公共就業服務專班致力于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為基點,做好穩就業、促創業、抓培訓、送服務等工作,以夯實的公共就業服務為“引擎”,助力呼倫貝爾市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做好企業“服務員”,走訪企業1153家。大力宣傳聚焦人社服專員工作職責,建立人社專員服務機制,讓“小專員”發揮“大作用”。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公共就業服務專班積極深入企業所需所想、所急所盼,以高質量服務助推企業發展。對社會保險補貼、高校畢業生就業、企業職工技能培訓、技能人才評價,失業保險援企穩崗、創業服務等政策措施進行了系統講解。截至目前,全市各級人社部門干部、職工、人社服務專員等共走訪企業1153家,摸排崗位6452個,發放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單38879張。
二是貫通創業全程服務,帶動就業5262人。持續擴大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積極組織各類群體參加創業培訓,提升創業能力,降低創業風險。加強培訓后續跟蹤回訪,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2023年1至8月,全市開展創業培訓791人。進一步優化創業服務,各旗市區為創業者提供項目巡診、政策解讀、項目對接、創業大講堂、法律講堂等形式多樣的創業服務。呼倫貝爾市就業服務中心組織全市50余名創業者赴杭州、成都開展了電商、文創和科技創業訓練營活動,拓展了創業者創業思路,提升創業能力,對接創業項目,受到創業者的普遍歡迎,取得良好效果。截至8月底,全市人社部門建設管理運營的創業園孵化基地14家,在孵企業569戶,帶動就業5262人。
三是打造“私人訂制式”培訓方式,就業技能培訓4539人次。認真做好就業技能培訓與鄉村人才振興的有效銜接,積極開展農牧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針對有培訓意愿農牧民的年齡結構、文化程度、性別差異等諸多因素,積極調整培訓專業和培訓方式,以民族服飾制作、母嬰護理、保潔員、中式面點師、養老護理員等專業為依托,同時積極探索開設無人機駕駛員等符合時代特色的就業技能培訓班,強化了就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升了農牧民創業就業能力,提高了就業技能培訓質效。截至目前,全市城鎮就業技能培訓2416人次,培訓后實現就業855人,農牧民轉移技能培訓2323人次,家庭服務人員培訓619人次。(杜穎)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