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遲遲不退,許多行業和產業被迫摁下“慢行鍵”,再加上復雜多變的國際因素,如何全力穩住經濟大盤,是我們必須要全力以赴啃下的“硬骨頭”,為此,國務院出臺了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
穩企業就是穩市場、穩經濟。在這方面,鄂爾多斯市科學研判、精準發力,打出了“放管服”、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等“組合拳”,特別是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500條,幫助企業積極應對風險,有效化解矛盾,經濟發展呈現了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積極面對當前新形勢,保持鄂爾多斯經濟穩中向好的好勢頭,需要把國家和內蒙古自治區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讓廣大市場主體能真正降成本、得實惠、穩信心、強動力,贏得未來。
企有所盼,政有所向。企業是經濟運行的細胞,作為社會財富重要的創造者、提供就業的主渠道、創新創造的主力軍,眾多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中堅。“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要求,關鍵是要讓廣大市場主體能夠穩定預期、穩健發展。鄂爾多斯市精細施策,精準出擊,聚焦發展難點,聚力產業亮點,聚效全面轉型,制定了《鄂爾多斯市貫徹落實國務院和內蒙古自治區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方案涵蓋了財稅、金融、穩投資、促消費、農牧業穩增長、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保基本民生等多個大類若干小類,項項有針對、招招紓淤堵,旨在著力打通壁壘,進一步為市場主體“雪中送炭”,吃下“定心丸”,提升市場主體的活躍度和內生力,聚合起“走好新路子、建設先行區”的強勁動能。
政策再好,不落實都是一紙空文。因此,全市上下要盡全力、使巧力,確保政策的“工具箱”放對地方、用出成效,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快享。這就需要我們突破思想藩籬、打破條條框框,推動各項政策和企業、產業橋接、耦合,把政策的“好鋼”用在促發展的“刀刃”上,確保政策的“及時雨”全覆蓋、真解渴。要通過稅費成本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要通過從紓困和培優兩方面著手,協同打通上下游的堵點、卡點、痛點,既要加快解決“燃眉之急”,又要謀得“長遠之計”,讓“專精特新”的市場主體韌性更強、內力更足;要“授人以魚”的同時“授人以漁”,用活鄂爾多斯市科技新政30條、人才新政30條等關聯性政策,充分釋放企業的創新創造精神,幫助企業增強“造血能力”,讓經濟的“毛細血管”更加暢通有活力……當然,問題層出不窮,辦法也要隨機應變。但共同的指向是服務要持久“在線”,在政策的牽動下,“扶一把”企業,讓企業“元氣滿滿”,續航能力更加強大。
惟其艱難,更顯勇毅。相信,只要全市上下積極行動,竭盡所能當好“服務員”,讓企業知曉政策、享受政策,真正受益于政策,必能讓紓困工作有力度也有溫度,也必能為“鄂爾多斯溫暖”添柴加薪,讓溫暖直抵人心、直達未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