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9月14日電 8月14日,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包茂高速與榮烏高速互通立交橋旁,內蒙古電力集團鄂爾多斯供電公司輸電管理一處工作負責人馬玉寧仰頭盯著高壓線上的作業人員,不時通過對講機提醒著注意事項。這是在開展220千伏線路的檔距中央間隔棒帶電消缺作業,也是公司首次嘗試長距離走線帶電作業。
近期,輸電管理一處運維人員在使用無人機巡視過程中,發現220千伏布邊I線23號至26號桿塔由于檔距較大,大風下導線震動,從而出現了多處檔距中央間隔棒握爪穿桿銷釘缺失,穿桿即將退出的情況,如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檔距中央間隔棒掉落,從而出現導線舞動致使相間短路等故障。
鑒于當前正值用電高峰期,若采取停電檢修,將對高新區云計算產業園區及周邊區域的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造成較大影響。為此,輸電管理一處迅速響應,多次組織技術骨干進行圖紙復審與現場勘查,最終制定出科學可行的等電位帶電作業方案,旨在最小化對供電的影響。
當天上午9點,召開班前會后,等電位作業人員李旭東、常昕、郭祎穿戴好全套帶電作業屏蔽服后開始登塔。9點40分,最后一名作業人員成功進入等電位狀態;僅五分鐘后,全組人員便抵達首個導線間隔棒處,迅速展開消缺作業。10點20分,所有間隔棒消缺工作均已完成。高空中導線晃動嚴重,人員行動困難,短短400米的距離,作業人員花了近一個小時。消除缺陷后的返程才是本次作業最難的地方,往回走線的時候,作業人員需要在晃動的導線上爬一個十幾米的大坡,對于首次進行走線的作業人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由于天氣炎熱,人員體能消耗巨大,他們時不時地需要停下來拍一拍酸疼的手臂或在幾十米的高空喝一口水才能繼續行進。工作一個小時后,他們終于退出等電位,返回塔上。此次成功實施的帶電作業,標志著鄂爾多斯供電公司在220千伏長距離走線等電位帶電消缺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極大地提升了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鄂爾多斯供電公司將以此次作業為契機,進行深入復盤與細致分析,不斷優化作業流程與技術細節,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效、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