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所以盛民也。”
一座城市的品質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感息息相關。
從老舊小區改造到打造宜居宜業城市;從小區遺留問題整治到全面促進城市有機更新;從聽民意、察民情、解民憂到有針對性地“留改拆”,全面推動綠色發展……東勝區始終堅持以提升民生保障為本,圍繞提升城鄉綜合“承載力”,加快推動環境優美、功能完備、宜居宜業的“品質之城”建設。
向“新”而行 展望幸福底色
“這條路修好真是太方便了!”走在商業北路,總是能聽到市民們對道路整修的高度評價。曾經黃土飛揚、凹凸不平的小道,現在已經變身為寬敞平坦、美觀整潔的平坦大道。
商業北路,作為東勝區城西的一條重要干道,周圍有學校、居民樓,還聚集了各種商鋪和服務設施。但由于道路進出不便,早晚高峰期學校附近經常會發生擁堵,不僅學生家長寸步難行,連周圍的住戶也感到十分不方便。
東勝區相關部門了解到情況后立即進行實地調查和問題梳理,多方聯動確定建設方案,商業北路整修工程從開工到建成,僅僅用了3個月時間。
新的建設帶來新的改變。商業北路的建成不僅完善了市政道路基礎設施,解決了道路擁堵問題,還有效帶動周邊商圈發展,提升周邊整體環境。
東勝區基礎設施的改善還不止于此,萬正路西輔路、東勝區民中街、天驕路西輔路……一條條“斷頭路”經過改造變得煥然一新;一處處狹窄擁擠的通道如今變得寬敞平坦,交通井然有序。新修建的人行步道寬敞平整,道路兩旁的綠化帶郁郁蔥蔥。
東勝區的市政道路基礎建設不是走單一模式簡單復制的路子,而是從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到科學謀劃、順勢而為,一步一個腳印破解難題、實現目標,因地制宜推進城市治理。
品質城市,建設不止于此。
2024年,主城區四處主干道的建設改造計劃又被提上日程,約2800米的道路即將被翻新,部分雨污配套管網工程改造也將同步進行。東勝區正以“只爭朝夕”的干勁解決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革故鼎新 繪就發展亮色
“改造過后,供暖供水問題就能徹底解決了。”近日,在滿世尚城小區,晨練完的住戶張勇路過施工場所忍不住駐足觀看。
“受小區建成年限要求,東勝區一些問題較多的小區無法列入老舊小區改造范圍,為解決部分小區歷史遺留問題,東勝區正在持續推進住宅小區遺留問題整治工作。”在滿世尚城小區改造現場,東勝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折攀峰解釋道,“前期,我們多個部門聯合街道社區通過多次摸排、居民‘菜單式點單’改造等模式確定了改造小區和改造項目。改造資金籌措方式為居民自籌20%、政府承擔80%,按照居民自籌資金‘先到位先開工’的原則進行改造。施工中,我們也嚴格按照圖紙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確保工程改造質量和安全。”
不斷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是東勝區構筑宜居宜業幸福城市的首要之義。
近年來,東勝區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信念,成立老舊小區改造領導小組,逐步推進符合政策要求的老舊小區改造。2023年,改造49個小區,惠及4745戶。同時啟動住宅小區遺留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同年開工改造96個小區,受益居民3.8萬戶,近10萬人。
同時,東勝區緊抓住宅小區遺留問題整治工作。2024年,東勝區計劃對100個住宅小區進行改造,改造內容主要是“三網”、外墻保溫和涂料、屋頂防水、道路硬化、消防設施等項目。
民生無小事,讓城市“宜居”是場硬仗,需得一事接著一事謀,一年接著一年干。
今年初春,東勝區就已將新春第一會上制定的一個個工程項目落到了實處。讓“溫暖工程”各項工程做到了早早“開拔”,努力讓百姓的幸福生活快快“升溫”。
在“品質之城”建設的藍圖指引下,東勝區將持續發力民生實事工程,為人民提供更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相信“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游有樂享”的幸福“新畫卷”必將如期鋪展。
以“綠”為本 弘揚生態本色
如何做“兩山”理念的積極踐行者?如何將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面對綠色發展新問卷,東勝區決定在“尊綠”“添綠”“活綠”上下文章。
2023年,東勝區共計完成喬木補植1.32萬株,完成綠地清理1330萬平方米,栽植灌木23萬平方米,種植草花34.6萬平方米,真正做到抬眼望綠,城市吸氧。
在實施綠化改造提升的同時,東勝區注重內外兼修,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場地現狀,利用有限的城市綠地空間,以打造“東勝人民生態創意+樂享生活的綠帶公園”為定位,在街角處、城市空地建設“口袋公園”,滿足了更多市民“出門見園、開窗見綠”的愿望。
近年來,東勝區新建10個“口袋公園”,改擴建綠道20公里,城市綠化美化不斷升級,市民可隨處邂逅“小確幸”和“微幸福”。
“樓下就是公園,平常帶孩子來玩既安全又方便,自己也能鍛煉身體,心情都變好了。”筆者見到倪桂花時,她正帶著兩個孫子在家門口的“口袋公園”——景山公園玩耍。
去年至今,東勝區在原有平面街景的基礎上,通過栽植茉莉、對接白蠟、鼠尾草等,在鄂托克街等地打造了12處景觀小品,走在東勝街頭滿城芳菲,賞心悅目。
朗朗晴空、徐徐清風,正是民生之要、百姓之盼。
把綠色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建設品質之城,則要將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讓群眾住得舒心、過得安心,關鍵要把“讓群眾生活更舒適”這一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的血脈里,讓城市規劃建設真正有物可見,有人可感。
行走在東勝區街頭,一幅新時代“東勝勝景”正徐徐展開:規劃引領、統籌兼顧,舊問題變成新期盼;共建共享、日益優化,公共服務水平日漸提高;出門見園、推窗見綠,生態畫卷逐步呈現……未來,東勝區將繼續錨定目標,砥礪前行,厚研“以人為本”之墨,繪新時代“幸福之城”底色。(傅雨維)
原標題:東勝區:“匠心”提質幸福升級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