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反映準格爾旗征地工作“利索”了。
今年1月31日,準格爾旗以準政發〔2024〕1號文件印發全旗的《準格爾旗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和監督管理辦法》,隨后又制定了《準格爾旗土地征收安置若干問題的規定》(準政發〔2024〕15號),實現了新舊政策銜接,形成了土地征收新政的“全套”打法。
運行四個月的時間,這個土地征收新政啃下了一批讓人頭痛的“硬骨頭”,也獲得了群眾和企業的普遍認可。
準格爾旗“1號文件”為啥能“上分”?劃重點、找亮點,公開、公正、規范、高效,應該是排在前位的關鍵詞。
(一)
土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CPU”,是一個地方最大的營商環境,也是群眾賴以生存的命根子。
過去,因為征收辦法多頭交叉,在安置對象、安置措施等方面的規定不盡一致,群眾難免有“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理,不敢輕易“松手”,“早征多吃虧”似乎成為一種民間的“集體默認”。如此,征收工作常常難以推進,干部苦口婆心跑斷腿、企業左等右等只能撤,一些大項目、好項目因為土地征收“拖泥帶水”只能另尋他處,群眾和地方均錯失了發展良機。
當前,高質量發展進入爬坡過坎階段,發展慢不得,機會等不得,困難躲不得。經濟社會發展的堵點在哪里,政府工作的重點就在哪里,決不能開“倒車”,更不能走“岔路”。
打蛇打七寸。準格爾旗的“1號文件”正是對當前普遍性“頑疾”的精準“開刀用藥”,打通了確保經濟社會更高效、更高質發展的“任督”二脈,其出發點是管根本管長遠,以流程規范與陽光操作,作為維護土地征收安置公開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證,變以往的“九龍管水”為“一龍治水”。全旗的土地征收工作都以此為“量尺”,一個“標準”量到底,杜絕了企業為了項目落地而私自出價,干部為了推動工作揣著群眾的“頭皮軟硬”而草草定價,群眾因利益不均彼此攀比而漫天要價。征收工作再也不是人情說了算、“胡鬧就有理”,而是全流程都“曬”在群眾眼皮下,是丁是卯,都有據可依。
(二)
抓住關鍵,更要符合民意。
征收工作,會剝離群眾幾代人的“根”,故土鄉情不可不顧。因此,做到有理,也要用情。準格爾旗“1號文件”是在前期廣泛摸排民情,依照中央和自治區的相關文件,起草過程中多次征求民意的基礎上“出爐”的。其中一大亮點是取消了土地分類且以最高標準執行,讓過去“突擊建““連夜種”勞民傷財的鬧劇不再上演。諸如此類的改革,意在最大限度讓利給失地群眾,讓老百姓成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這也是該“新政”持續“圈粉”、讓絕大多數群眾信服的“頭條理由”。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準格爾旗“1號文件”特別提到了“獎懲”并重的詳細舉措,明確一個導向:獎勵積極配合者,對合情合理的要求,想方設法服務好、滿足好,樹立人人都看齊的“風向標”;反之,當“釘子戶”,除了不會“占便宜”還可能要“吃虧”。同時,對“誰來征”“怎么征”都有明確規定,錯位失責會被嚴懲,為一些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戴上了“緊箍咒”。
法理并施,正本清源。準格爾旗一手護好“運動員”,一手管好“裁判員”,讓二者之間權責清晰、利害相當,既保障了征收程序的規范化、制度化、法治化運行,又彰顯了當地政府推進“新政”的決心。
(三)
先征后征一個樣,征地征心不走樣。
群眾征地后順心順意了,干部干事兒順手順腳了,項目落地順風順水了,土地征收工作不再是矛盾的“培養皿”,而是化解社會穩定風險、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的“壓艙石”,整個征收過程成為“不抹油也能轉”的良性循環——這是準格爾旗土地新政的“起跑線”,但遠非“重點線”。
土地征收工作,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先導工程”,事關當前,更事關長遠,是硬任務、緊任務。準格爾旗土地征收工作“利索”了,是基于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的依法科學決策,是基于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執政理念,如何讓征收工作更“利索”,還需要全社會的配合支持,更需要一步一印、久久為功。
一直走,走下去,才能看到這條路通往民心大如天,才能抵達高質量發展的制高點!(張曉艷)
原標題:準旗征地“利索”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