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5月22日電 5月22日,在暖城“西大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廟經濟開發區,由內蒙古電力集團鄂爾多斯供電公司負責建設的迭哨畔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投運。該工程是鄂爾多斯供電公司2024年投運的首個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有效建設用時僅四個半月,刷新了鄂爾多斯電網建設新速度。
上海廟經濟開發區位于蒙陜寧交界點,近年來,得益于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高質量的用電營商環境,園區廣泛“吸粉”,以潤陽悅達為首的高端制造業企業選擇落戶于此,也吸引著全國各地眾多企業紛至沓來。
隨著園區不斷發展,用電量也在持續增長,在迭哨畔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運前,上海廟經濟開發區僅有1座220千伏變電站,電網結構相對薄弱,無法滿足新增企業發展需求。為此,鄂爾多斯供電公司應需而動,投資1.8億元啟動建設迭哨畔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用澎湃電能護航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回憶起項目建設期間,鄂爾多斯供電公司項目建管中心鄂托克前旗項目部經理劉陽腦海里閃過的關鍵詞就是“急”。今年,鄂托克前旗是鄂爾多斯供電公司電網建設的主戰場,長城500千伏輸變電工程、上海廟220千伏光伏制氫接網工程等“重頭戲”都在他的責任區,加之潤陽悅達等重要客戶用電需求十分緊急,建設迭哨畔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時間也越來越緊。
“‘急’更考驗的是我們穩不穩。”劉陽說道。穩的底氣來自哪里?在他看來,主要源自公司上下“一盤棋”推動電網建設發展的勇氣和決心。
為了推動重大項目建設進度,鄂爾多斯供電公司想在先、做在前,成立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電網建設推進小組,以完成全年四個100%建設任務為目標,圍繞電網建設全生命周期制定里程碑計劃,倒排工期、逐項推進,主要領導多次深入現場檢查,各級人員始終到崗到位,層層落實責任,為項目建設開好頭、起好步。
“工程推進期間,我們依托‘雙首長制’,進度加快了不少。”劉陽介紹道。“雙首長制”是鄂爾多斯供電公司深化政企協同機制,與鄂托克前旗在全市范圍內率先成立的電網建設工作機制,主要通過政企議事協商,從而高效推進各項工程前期手續辦理等相關工作方面。項目建設期間,得益于“雙首長”制,公司及早開展了工程前期工作,政府和企業共同發力,解決青賠清障和手續辦理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大力協調推動“拿地即開工”“協議出讓”“政府代辦幫辦”模式,積極爭取合規手續串行改并行辦理等政策,迭哨畔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在工程建設前率先取得了不動產證和消防備案許可證,確保依法合規開展工作,守住了法紀底線。“雙首長制的工作經驗已經推廣到全市,目前我們與全市各旗區都建立了聯系,為推動電網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鄂爾多斯供電公司工程建設部負責人說道。
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質量,是建設者們面對的一道重要考題。迭哨畔變電站安裝的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GIS)設備的體積、重量較常規設備都大不少,技術要求嚴、安裝風險高。“為了找到突破口,我們將精益求精理念融入施工各環節,以阻塵、抑塵、降塵、除塵、控塵的措施確保GIS設備安裝環境達到要求。”項目部成員張冬說道。同時,公司以標準化作業為綱,在電氣和土建交叉作業的高風險期,充分發揮電靚暖城共產黨員服務隊作用,通過項目部、施工方、監理方各自劃分“黨員責任區”的方式,將黨旗插在電網建設第一線,黨員們與現場施工人員同進同出,把好現場安全、做好人員安全警示和保命教育,避免交叉作業面產生的不安全因素。
此外,在送電前夕,公司各部門協同發力,調度、變電、輸電、修試等生產專業人員提前一個半月“入駐”變電站,對于啟動送電的各項工作進行一遍又一遍核查;客戶服務中心、屬地供電公司等專業人員在項目啟動期間緊盯重點客戶的用電情況,為潤陽悅達等重點客戶提供精準服務,保障客戶可靠用電、穩定生產,大家用“擰成一股繩”的勁兒實現了變電站“零缺陷”啟動投運。
迭哨畔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運,將有力推動潤陽綠電、深能制氫等自治區重點風電光伏項目投產達產,并為潤陽多晶硅、義川業等重要用戶提供電源保障。同時,作為上海廟經濟開發區新的電源支撐點,此項工程進一步優化了鄂爾多斯西部電網結構,對于推動鄂爾多斯市能源轉型升級、落實好自治區“兩件大事”具有重要意義。(蘭寧 劉陽 趙友寧)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