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保障基本民生是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列出的工作重點之一。在醫療保障方面,報告提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
準格爾旗常住人口36萬人,其中近19萬人居住在鄉鎮。如何破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醫保需求,是準格爾旗的必答題:以基層群眾為核心,推動醫保服務下沉改革,滿足群眾享受醫保服務“就近辦”“家門口辦”,打造健康中國“準格爾”樣板。
2022年9月以來,準格爾旗積極推進醫保業務下沉鎮街,扎根村居,強化經辦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延伸醫保服務。提升基層醫療服務可及性,筑牢“健康基石”、織牢“守護網”,在10個蘇木鄉鎮、4個街道成立了基層醫保服務站,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過去,群眾辦理醫保需要跑到旗里的醫保服務大廳,有時由于流程不熟悉,來回奔波,耗時費力。隨著醫保經辦服務觸角不斷向基層延伸,群眾辦理醫保‘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鎮’已成為現實。”準格爾旗醫療保險服務中心主任周俊萍說。
醫保“一站辦” 村民連聲贊
“沒想到這么方便,半個小時就辦完了。”3月16日,暖水鄉政務服務中心醫保服務窗口工作人員為村民田豐辦理完相關手續,他都有點不敢相信。
田豐的妻子王二娥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本以為為妻子辦理慢性病認定、備案及醫療費用的報銷會很費勁,估計得來回折騰幾回,沒想到一次性完成了。
田豐的家離暖水鄉政務服務中心幾百米,步行十幾分鐘,從家出發到辦理完所有的事情不足1個小時,這讓田豐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醫保服務的便利。
“咱們這里也可以辦理醫保參保業務嗎?”納日松鎮居民劉霞來到鎮政務服務大廳醫保窗口詢問工作人員,肯定的答復讓劉霞很是吃驚。“之前辦理居民參保登記必須去旗里的政務服務大廳才可以,到旗里單程100公里,如今家門口就可以辦理,省錢還省時,醫保局又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實事。”劉霞開心地說。
清單細梳理 服務全覆蓋
打造群眾滿意醫保,就要實打實解難題。
準格爾旗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結合全旗實際,深化改革,探索推進醫保服務事項下沉。將城鄉居民參保登記、信息變更、信息查詢、異地就醫備案、門診費用報銷等17項高頻業務事項下放至各蘇木鄉鎮街道,讓政務服務延伸到“最末梢”。
基層醫保服務站成立以來,居民醫保參保、停保辦件量日均100余件;居民信息變更登記辦件量50余件;醫保政策咨詢量日均80余人次。
激發基層醫生“自驅力”,培養專業“守門人”。2022年,準格爾旗公開招聘42名專業人才充實到醫保隊伍,全部下沉至各蘇木鄉鎮街道政務大廳,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優質、專一的醫保服務。
優化軟件,探索推進業務專網和業務系統下沉。準格爾旗鋪設14條醫保專網至各蘇木鄉鎮街道,為基層派駐的工作人員開通了醫保系統業務功能權限。
簡化流程,探索創新醫保費直接結算服務。準格爾旗將慢性病備案業務下沉至各公立定點醫療機構,參保群眾攜帶相關材料,即可到所在地的公立定點醫療機構辦理慢特病的認定。從2022年7月起,還全面推行門診慢特病直接報銷,參保群眾實現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實時報銷,有效解決了患者墊資、報銷周期長等問題。截至2023年3月中旬,共實現居民醫保結算69549人次3184萬元,職工結算16533人次4227萬元。
服務“零距離” 紅利惠民生
醫保經辦服務下沉,激活了醫保服務的“神經末梢”,也讓更多群眾享受到了醫保紅利。
“李姐,家里有啥需要辦理的事情,告訴我們,幫你去辦。”3月15日,準格爾召鎮鏵尖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敲開李云霞家的門,上門收集“困難”。
李云霞的家庭屬于雙殘戶,她視力二級殘疾、患乳腺癌、無勞動能力,丈夫因意外導致肢體二級殘疾、智力三級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兒子上小學,女兒上大學。家里遇到需要出去辦理的事情,李云霞倍感無助。
工作人員將她家需要辦理的相關資料整理好。3月21日,準格爾召鎮醫保工作人員將李云霞的醫療費用結算完成,總費用為1460.58元,經基本醫保報銷了1132元。
“政策好人也好,我們家趕上了好時代。”李云霞感激地說。
李云霞享受到的是準格爾旗“幫辦代辦”服務,依托嘎查村(社區、居委)的“幫辦代辦”工作人員,通過工作群或其他渠道,將參保群眾的相關材料反饋至各蘇木鄉鎮街道醫保工作人員,居民可在線下或線上完成城鄉居民參保登記、參保信息變更登記、異地就醫備案等業務,實現了醫保服務接地氣,“足不出村”就近辦理。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3月16日,全市首個“醫保駐企”服務站(點)在準格爾旗落戶,此站入駐國能準能集團,“醫保駐企”服務站(點)破題起步,讓企業職工更有“醫”靠。今年,準格爾旗計劃于11月底前,在全旗158個嘎查村和42個社區(居委)建立“基層醫保服務點”,充實醫保兼職人員和幫辦代辦員,實現醫保服務100%全覆蓋。
“準格爾旗圍繞‘打造群眾滿意醫保’工作目標,完善醫保經辦業務‘下沉’配套制度,推動制度因地制宜便民利民,以‘方式多樣化’提升服務多元化,切實做到讓群眾滿意。”周俊萍說。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