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通遼市市場監管局全面啟動實施“體檢式監管、服務型執法”新模式,把服務貫穿到執法的全過程,讓服務更加精準,讓執法更有溫度,全力打造“監管衛士、服務標兵”品牌。
主動服務,開展事前“把脈式”指導
建立“保姆式”常態化溝通服務機制。制定市場主體問題訴求收集、處理、反饋制度,形成從問題反映到解決落實的工作閉環。全年共召開企業懇談會195場次,征集和解決各類問題1278個。
建立“套餐式”代辦幫辦服務機制。指導各旗縣市區加快企業登記、注銷“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設立“套餐式”代辦幫辦服務窗口,進一步精簡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壓縮辦理時限,為企業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在“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的同時,做到“進一次門、辦多件事”。
建立“體檢式”預警提醒服務機制。制定重點檢查事項清單,將檢查結果與檢驗檢測、企業信用、投訴舉報等各類數據信息進行整合研判,形成“體檢報告”。針對“數據異常”企業,共組織約談33家次,發出提醒告誡函17份,實現了事前精準診斷和風險預警。
“一站式”企業維權服務機制。掛牌成立自治區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分中心和知識產權服務大廳,開展知識產權申請注冊業務“一網通辦”和維權援助“一站式”受理、“一門式”解決。推動各旗縣市區建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站(點)83家,知識產權維權處理時間由原來的90日縮短至60日。
寬嚴相濟,開展事中“靶向式”執法
堅持重違嚴懲。對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工業產品領域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突出問題和嚴重違法行為,堅持果斷“亮劍”,重拳出擊。共查辦大案要案6起,保持了重違嚴懲的高壓態勢。堅持包容審慎。對一般違法行為建立容錯機制,制定出臺《市場監管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市場監管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共列入免罰事項36項,確定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情形16種,進一步拓展柔性執法領域,彰顯執法溫度。對免罰后的市場主體加強指導規范和后續監管,確保免罰不免責,形成了免罰、整改、規范的工作閉環。全年共實施免于處罰案件335件,其中,首違不罰118件、輕微免罰217件;減輕處罰142起,減輕額度467.8萬元。
規范自律,開展事后“康復式”回訪
建立分級分類回訪機制。通過走訪行政處罰當事人,征詢對案件處理結果的意見,有針對性地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務、送技術,使當事人更加認同市場監管執法工作,加強經營自律,有效減少行政爭議,用有“溫度”的執法助力市場主體健康發展。創新信用修復方式方法。在全區率先建立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與信用修復告知書(提示函)“兩書同送”工作機制,實行“一處罰一告知(提示)”,增強信用修復針對性。今年,已累計為市場主體辦理信用修復15677戶,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