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電子勞動合同有兩個方面的優勢,一方面,方便員工隨時隨地操作,不受地點時間限制。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辦公效率,實現無紙化辦公,還可以提高勞動合同的安全性與保密性。”通遼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基礎事務管理崗職工韓美琪說,通遼梅花集團共簽訂了2501份電子勞動合同,位列全市第一。
電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經協商一致,通過電子勞動合同服務平臺,或以其他符合法律規定的可視為書面形式的數據電文為載體,使用可靠的電子簽名訂立的勞動合同。
作為自治區首批試點單位,通遼市人社局把推廣電子勞動合同作為優化營商環境重大舉措,于2023年3月1日簽訂全區第一份電子勞動合同,率先實現電子勞動合同數據的“全程網辦”,電子勞動合同數據與社保、就業、勞動關系等人社業務數據共享,開啟“數字人社”服務企業新時代。
據統計,截至11月底,通遼市共指導企業簽訂電子勞動合同48500份,服務企業2087家,簽訂量穩居全區第一,為全區電子勞動合同推廣工作奠定了基礎。
“通遼市以企業較為集中的工業園區、街道、社區為重點區域,以用工規模較大的企業為重點對象,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現場咨詢、主動上門服務等方式,對企業和勞動者關心的電子勞動合同相關問題進行現場解答,指導企業和勞動者依法訂立和管理電子勞動合同,依托電子勞動合同辦理人社業務,提高企業和勞動者簽訂電子勞動合同的積極性,持續擴大電子勞動合同覆蓋面。”通遼市人社局勞動關系科科長包國棟介紹。
企業和勞動者可依托電子勞動合同平臺,便捷高效辦理人社各項業務,各級人社部門同步實現高效采集、比對、核驗就業、社保、人才人事、勞動關系等人社相關信息,有效提升人社業務治理能力和水平。2023年,通遼市在總結推廣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頭作用,鼓勵引導全市企業使用電子勞動合同,基本實現電子勞動合同全覆蓋。
通遼市不斷拓展電子勞動合同平臺應用場景,加速提升人社服務信息化和便民化水平,以數字化手段全面提升企業和勞動者的滿意度。目前,電子勞動合同應用場景已拓展至11個,包含就業失業協同辦理、企業職工參保登記協同辦理、公積金個人賬戶設立協同辦理等7個人社業務應用,以及勞動用工備案、電子勞動合同管理系統等4個企業應用。
“通遼市將電子勞動合同的推廣應用作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探索總結更多可借鑒、好推廣的經驗做法,優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提升信息化便民服務水平,助力全區電子勞動合同實現全覆蓋、人社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社力量!”通遼市人社局副局長岳光澤表示。
據了解,企業簽訂電子勞動合同可節省材料采購、打印耗材、裝訂、郵寄、日常檔案管理等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一年可降低成本60%,減少5個流程環節,效率提升65%以上。同時,推行電子勞動合同也有利于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實現勞動用工管理新模式。(記者 王歡 通訊員 包烏蘭)
原標題:推行電子勞動合同為“數字人社”賦能 我市電子勞動合同實現全覆蓋簽訂量位居全區第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