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8月9日電 通遼市委政法委立足政法職能,以“守護者”“解憂人”定位,全面加強服務金融行業發展,成立“三位一體”金融糾紛調解中心,打造“三位一體”金融糾紛調解模式,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嚴謹細致抓籌備。協調市法院、人民銀行、銀保監等部門單位,先后組織座談會、協調會、現場辦公會,就辦公場所、人員配置、工作流程等方面深入交換意見,研究探索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強化政法機關與金融機構溝通聯系,暢通金融糾紛案件受理渠道,完善案件移交、案情共享機制建設,制定出臺調解規則、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等15項規章制度,為調解中心規范運行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扎實有力筑平臺。今年4月份,成立了全區首家“三位一體”金融糾紛調解中心,創新打造“調解+仲裁+審判”金融糾紛調解模式,金融糾紛調解委員會、金融仲裁院、科爾沁區法院金融法庭一體辦公、實體化運行。中級人民法院金融糾紛訴調對接中心進駐“三位一體”調解中心,加強業務指導,規范委派、委托調解方式和程序,進一步強化調解工作專業性、合法性和規范性。
銜接暢通保運行。金融糾紛案件由調解中心統一受理,分流轉辦。金融糾紛當事人提出申請后,調解中心根據案情,幫助選擇合理的解紛模式。一是調解模式。當事人選擇調解模式,糾紛雙方根據調解中心公示的58名專業調解員簡歷,協商選擇糾紛調解員,由調解員團隊針對糾紛實際對案件線下調解或通過“云上平臺”遠程調解。對調解成功的案件,根據當事人申請,依法進行司法確認,賦予調解協議司法效力;對調解不成功的案件,根據當事人意愿,協調轉入案件訴訟程序。二是仲裁模式。當事人選擇仲裁模式,糾紛雙方在仲裁委員會聘用的120名仲裁員中協商選定仲裁員組建仲裁庭,仲裁庭根據糾紛實際情況及當事人申請進行書面審理或者組織開庭仲裁。三是訴訟模式。當事人選擇訴訟模式或轉入訴訟程序的案件,進行訴前調解。再次調解不成功的案件進入審判程序依法審理。調解中心全程參與金融糾紛案件受理處置過程,協助當事人進行調解、仲裁、訴訟,推動案件從受理到轉辦、調解、仲裁、司法確認、審判全方位對接,形成“一站式受理、全鏈條解決”的閉環工作模式,最大程度實現了非訴訟與訴訟程序的無縫銜接。
截至目前,調解中心已成功調處金融糾紛案件274件,完成司法確認247件,涉及金額1.9億元,為當事人及金融機構節約訴訟成本90余萬元。“三位一體”金融糾紛調解模式的成功實踐,為通遼市高效化解金融糾紛、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