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行為,我市針對企業反映的行政執法不規范、效率低等突出問題,積極采取有力措施,不斷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為營造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嚴格規范涉企執法檢查行為。要求全市各行政執法部門科學編制行政執法檢查年度計劃并嚴格按照報備的檢查計劃開展行政執法檢查,未列入計劃的,不得違規或者擅自檢查。針對不特定企業開展的行政執法檢查活動,要求嚴格執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并提前向社會公告,除國家部署的專項檢查外,原則上一年只能開展一次。統籌協調涉企執法檢查工作,推行跨部門聯合執法,對同一個執法檢查對象同步進行多個領域執法檢查,堅決摒除隨意檢查、多重檢查、重復檢查等問題,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
持續規范涉企行政執法程序。要求由市司法局統一制定全市優化營商環境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的指導意見,開展規范行政執法集中培訓,切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要求行政執法人員對企業進行監督檢查時要主動告知企業開展檢查的項目、標準和整改措施等內容,對企業進行提醒和督促,并給企業充足的整改時間,企業整改中遇到難題的,要主動為企業提供指導和服務。要求全市行政執法機關全面落實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事項清單等“三項制度”,實現執法信息及時公示、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全覆蓋。
切實提高涉企行政執法透明度。要求市旗兩級司法局全面清理行政執法主體和行政執法隊伍,嚴格規范執法主體邊界和執法人員資格,明確執法主體、執法程序、執法事項范圍,以清單式管理劃定執法“紅線”,把涉企行政執法曬在陽光下。要求各旗縣市區、市直各有關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制定、調整職能職責整合后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并將隨機抽查事項清單錄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部門協同監管平臺,通過本級網站向社會公示。
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要求全市各行政執法部門對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中有裁量幅度的行政處罰事項進行梳理,合理細化、量化行政權力自由裁量標準,壓縮自由裁量彈性空間,規范自由裁量權行使程序,對企業公正、善意、合乎情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嚴格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隨機抽取被檢企業和執法人員,依法確定檢查事項,結果及時公開,并納入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堅決避免人情監管、選擇執法、執法不公、暗箱操作等現象。
制定企業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責免罰清單。要求市級各行政執法部門按照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要求,建立完善輕微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容錯機制,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條文編制免責免罰清單報送至市司法局備案,由市司法局統一編制全市企業輕微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免責免罰清單。要求各執法部門在行政執法時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于首次輕微違法、具有可罰可不罰情形的,應當不予處罰;對處以罰款的企業,因確有經濟困難申請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應當依法準許。
持續擴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覆蓋范圍,要求各旗縣市區、市直各有關部門依托部門協同監管平臺,建立健全覆蓋本部門與抽查事項相對應的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既要建立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和其他主體的檢查對象名錄庫,也要建立產品、項目、行為等非市場主體名錄庫。要求將部門各業務條線所有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具有行政執法資格的工作人員,全部錄入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并按照執法資質、業務專長進行分類標注。根據檢查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變動情況,對“兩庫”適時動態管理。要求各旗縣市區建立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會商并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有序開展。
不斷創新監管模式和執法方式。要求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的新模式,能實現平臺監管、網絡監管、遠程監管等非現場監管的,不到企業實地執法,探索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使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積極引導和督促企業誠信守法經營,對企業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在嚴守安全和質量底線的情況下,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采取包容審慎監管,防止以罰代管、只罰不管或者執法“一刀切”等行為。(記者 許媛媛 通訊員 楊永利)
原標題:七措并舉!我市全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