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9月12日電 站在梅力更山巔向東南遠眺,九曲黃河如玉帶般護佑著北岸廣闊大地——包頭。目之所及,萬物蔥蘢、高樓林立、工業火紅,草原文化與現代工業文明交織相融,電網縱橫擘畫高質量發展藍圖,一幅現代化城市畫卷徐徐鋪開。
運籌帷幄 由無到有的“發展畫師”
這里曾是秦漢故郡,國家老牌工業基地,更是內蒙古電網的起源地,在縱橫交錯的電網和萬家燈火背后,是調良穩泛、張弛有度的電網調控中心。
走進包頭地區電力調控中心,20余臺電腦監控屏幕上清晰地呈現著包頭地區電網電力設備的實時運行狀況。作為包頭電網運行的管理者,調度管理處負責組織、指揮、指導和協調地區電網運行操作和事故處理,計算電網潮流、繼電保護定值,精準調控電網運行方式,是電網的“最強大腦”。在一代代調度人的不斷努力下,地區電網用電負荷從建企時僅有的3.42萬千瓦,一躍成為如今用電負荷突破“千萬千瓦級”的大電網,2023年度供、售電量突破700億千瓦時,居全國五個自治區51個地市供電企業之首。
履責擔當 由落后到領先的“啟航引擎”
“1949年包頭解放初期,電力調度業務簡單,只管線路的檢修和停送電,沒有獨立的調度機構,調度工作由發電廠值長兼任。1956年初,調度管理加強,供電所成立了調度組,管理用戶設備及分支線的調度聯系。1956年9月14日,包頭電業局成立了電網調度組,負責電網調度業務。1957年改稱包頭電力調度所,將原供電所調度組并入?!眻允卦谡{度運行崗位37年的配調班長楊智睿,如數家珍般給徒弟們講著包頭電力調度的歷史。
1958年,隨著包頭供電局成立,呼包電網局包頭電力調度所改稱呼包電網調度所。1960年,正式成立包頭地區電力調度所,原呼包電網調度所升格為自治區中心調度所,呼包電網實行二級調度。1993年3月11日,隨著達茂旗110千伏變電站投運,該所調度范圍從白云礦區延伸至達茂變電站,供電區域近3萬平方千米。
20世紀九十年代末,電力通訊發展成為以數字微波、一點多址小微波數字程控交換機、電力載波、局域光纖網為主,微機化管理的電力通訊專用網。調度自動化從無到有,1990年成立自動化班,經歷了3次更新換代,1999年更新使用CC-2000型主機,各種運算、電網監控及自動化功能達到了當時國內一流水平。
滿眼生機 由追趕到引領的“遠航燈塔”
進入新世紀,自治區經濟高速發展,包頭電網供電能力不斷增強。2004年,包頭供電公司成為自治區首家售電量突破100億千瓦時大關的盟市供電單位。2010年,包頭地區電網形成以500千伏電網為電源支撐,220千伏七角C型環網、110千伏全面輻射的供電網絡。傳統的電網調度及變電運行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需要,亟待向更先進、更科學的管理模式——調控一體化邁進。2010年12月29日,包頭調控一體化系統建設通過實用化驗收,自此,自治區首家調控一體化系統正式運行,提高了電網事故處理和運行操作效率。2011年,包頭供電公司完成售電量286.86億千瓦時,最大負荷422萬千瓦,售電量占內蒙古電網20%以上。
包頭電網的跨越式發展呼喚更加智能化、精細化的電網管理。調度管理處通過電網潮流和短路電流反復推演計算后建議組建配調中心,前瞻性應對500千伏變電站集中監控、旗縣分局業務上劃調度業務的增加,將現有及增加后的配網業務納入配調中心進行調度管理。2020年10月,自治區首家配網調度中心在包投運,成為一個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節點,標志著集團公司開啟了新型調控運行體系。自動化相應升級為高度集成、自主可控、智能化的D5000系統,通訊服務采用軟交換系統,通過數據網絡傳輸,降低通信成本的同時,提高了集成性和可擴展性,提升了電網調度的效率和安全性。
2023年12月29日,包頭供電公司供電量歷史性突破700億千瓦時大關,同年,包頭全社會用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最大用電負荷達1294萬千瓦,刷新自治區最高紀錄。每個調度人都是滄桑巨變的親歷者、見證者、建設者,他們持續優化電網網架結構,完善升級城市主配電網、農牧區和邊遠地區電網,用堅守描繪著電網生機勃勃的畫卷。
行穩致遠 由領先到一流的“堅固盾牌”
電力發展推動著經濟迅猛發展,經濟的發展也同時考驗著電網。包頭西部供電區域發電機組少,區域用電需求大部分經500千伏主網架及主變下送供給,某些線路斷面已處于緊平衡狀態。作為老工業基地,鋼鐵、鋁業、光伏產業鏈等企業負荷重且生產工藝流程要求較高。針對這些問題,調度管理處積極響應,采取了“四強化、兩保障、兩提高”措施,強化負荷控制管理,保障電網穩定運行。根據摸排負荷情況制定預警值,迅速調整斷面潮流,保障設備可靠穩定。通過潮流計算分析設備運行風險,制定專項運維策略,強化應急保障管理,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強化推進工程建設,提高網架結構穩固能力,調度管網能力整體走向專業化、成熟化。目前,調度管理處管轄在運公網變電站149座,500千伏4座,220千伏25座,110千伏81座,35千伏39座,具備了融合主配網調度監控、500千伏變電站集中監控、縣級調控的技術支撐能力,更大程度實現統一化、集約化的“智能電網”建設?!暗?、縣一體化整定計算系統”平臺實現了“一張電網、數據共享”,促進地調、縣調的整定計算標準化、同質化、實用化水平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包頭供電公司調度管理處60余項成果獲集團公司及以上榮譽,自行研發并應用的配電網單線圖自動繪制技術,為“數字蒙電”注入新動力。2023年6月,調度管理處自動化班率先研究、測試并完成配網自動化系統遙控主網開關功能,實現包頭地區全類型、全配網線路全自動自愈功能,成為集團公司首家完成配網全自動自愈功能的盟市級供電單位。
從嚴重缺電的邊陲小鎮到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從沒有獨立的調度機構到走上自治區電力調度管理前沿,一代代調度人前仆后繼,交上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截至2024年7月29日,包頭供電公司安全調度實現10650天。包頭供電公司調度處多次榮獲集團公司先進集體,先后被授予包頭市“五一”勞動獎狀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等榮譽。2024年7月,包頭供電公司調度處黨支部獲評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殊榮。如今,電網調度管理各項技術飛速發展,包頭地區電網已發展成新能源匯集、光伏產業鏈完備、分區供電、堅強穩定的地區電網,為百企千業輸送堅強電能。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