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多渠道拓展食物來源。按照中央、自治區部署,包頭市財政局強化重點領域財政保障,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支持培育優勢特色產業,促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補貼資金直達發放
2024年,包頭市財政局緊緊圍繞中央、自治區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持續加大“三農”領域投入力度,對“三農”領域給予重點傾斜,認真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突出糧食穩產保供主題,大力優化支出結構,支持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2024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安排“三農”資金超2.46億元。同時,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達到9%以上,為踐行大農業觀和大食物觀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
2023年底,包頭市提前落實2024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2.2億元,鼓勵農民提前做好2024年春耕備耕工作,提升農民種地的積極性。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2782萬元,對糧食生產薄弱環節機具給予重點支持,加快提升糧食機械化生產服務水平。為不折不扣把惠農補貼及時、足額、安全、便捷發放到農牧民手中,包頭市創新調整補貼資金發放模式,將符合直達條件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實行提級管理,減少支付環節,由盟市直達發放。
包頭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戰略,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2.28億元,保障全年新建和改造高標準農田9.36萬畝,為有力支撐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全面落實《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耕地輪作工作實施方案》,投入資金0.54億元,重點在農業主產區開展玉米、馬鈴薯等作物與大豆、小麥、向日葵、特色作物等輪作36萬畝,通過用地與養地有效結合,促進耕地休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針對年初寒潮天氣影響,包頭市財政局第一時間落實農業防災減災和水利救災資金439萬元,用于支持相關地區恢復設施農業基礎設施,全力保障農業產能。為掌握抗災奪豐主動權,切實減輕農作物病蟲害影響,第一時間落實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100萬元,支持各地區做好玉米螟、黏蟲、農區蝗蟲等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減輕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為贏得全年糧食豐產的主動權提供有力保障。
支持打造特色產業
為充分發揮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的示范帶動作用,2024年落實專項資金0.17億元,支持打造蔬菜、黃芪、玉米等鄉村特色產業。
圍繞包頭市東河區特色蔬菜產業優勢,支持一批老舊溫室升級改造項目,實現當地蔬菜年種植面積達到6.5萬畝,產量突破50萬噸。聚焦固陽縣黃芪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因地制宜發展黃芪產業種植的基礎上,推進農業與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種植養殖基地建設、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市場營銷、品牌建設、鄉村旅游等“一條龍”發展的全產業鏈,實現“一產接二連三”的互動型、融合型發展模式。打造土右旗特色種植業和特色養殖業融合發展,推進農牧業一、二、三產業融合、農產品加工業前后延伸,高質量推進農畜產品加工物流區建設,強化農畜產品精細加工,擴大市場影響,促進農業提質增產,輻射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加大社會化服務的支持,落實專項資金0.35億元,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以“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為目標,大力發展以農業生產托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全面推進包頭市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業綠色發展。
夯實農業人才基礎,落實專項資金0.04億元,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面向種植養殖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等重點群體,開展全產業鏈培訓,著力提升農民技術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
下一步,包頭市財政局將繼續圍繞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強協調、強政策、強指導、優服務,為推進包頭市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