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9月25日電 今年以來,包頭市市場監管局以“服務大局、服務群眾”為目標,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聯席辦公室作用,深入推進全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秩序、穩住經濟大盤、助推包頭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健全機制,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一是強化制度建設,制定“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標準化規范化實施方案,通過示范創建活動,提升全市市場監管系統“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標準化、規范化水平。二是動態調整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充分發揮“16+N”模式,成員單位由16個增加至29個。三是按照無計劃不檢查、涉企日常監管均采取“雙隨機、一公開”模式的原則,高標準開展雙隨機監管工作。
上半年以來,全市各涉企檢查部門共制定檢查事項245項,錄入部門協同監管平臺隨機抽查事項清單3670條、執法檢查人員5630人,建立重點檢查對象名錄子庫1502個,制定檢查計劃327批次,其中部門內檢查計劃222批次,部門聯合檢查計劃105批次。
精準施策,深入推進“信用+雙隨機”監管
依托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對全市78990戶企業開展信用風險分級分類,推動各涉企檢查部門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中運用分類結果,對不同等級的企業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實現政府部門有限監管資源的最優配置,對誠實守信者“無事不擾”,對違法失信者“利劍高懸”,以精準監管、高效監管、科學監管推動監管提質、服務提速。
今年以來,全市各涉企檢查共開展差異化“信用+雙隨機”抽查744批次,抽取市場主體6168戶(制定部門內檢查計劃594批次,檢查市場主體5003戶,制定部門聯合檢查計劃150批次,檢查市場主體1165戶),檢查結果均已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重點突破,對重點領域實施雙隨機監管
充分運用雙隨機手段,根據不同監管領域,建立分領域行業監管數據庫,特別是對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相關企業,通過部門協同監管平臺進行標注并結合信用風險分類結果進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工作,進一步實現重點監管、全鏈條監管,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確保“陽光監管”,杜絕“任性執法”。
上半年以來,全市共開展重點領域“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120批次,檢查市場主體1050戶。其中,食品領域“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75批次,檢查市場主體787戶;藥品領域“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13批次,檢查市場主體157戶;特種設備領域“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32批次,檢查市場主體106戶。
精準畫像,探索推動“非現場+雙隨機”監管
一是運用多源數據為市場主體精準畫像,強化風險研判與大數據等技術,加強對行業監管風險跟蹤預警。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進行行業非現場監管,壓減重復或不必要檢查事項,全面梳理制定非現場監管事項清單,主要涉及企業登記、公示信息、充氣瓶、餐飲監管等四個領域30小項。目前,已完成對“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檢查;對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公示信息的監督檢查;對市場主體名稱等登記事項的檢查;對工業氣瓶充裝單位進行監督檢查等非現場檢查事項清單的梳理工作。
二是積極提升執法監管智能化水平,大力推進非現場監管、智慧監管,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支撐構建新型監管機制,加強監管事項數字化管理,全面提升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經濟監管能力,探索實時監控、在線監測、綜合研判等非現場執法監管新模式,落實包容審慎監管,推動非現場監管與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深度融合,與柔性執法深度融合,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