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6月12日電 5月23日,上海第十六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開幕式上,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授予包頭“世界綠色硅都”稱號。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包頭依托硅產業這個新晉千億元產值產業集群,引發各界關注。
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綠色硅都”,這是包頭落實內蒙古自治區對于包頭市打造現代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的部署要求,立足地區實際找到的發展新方位。
“超暖心”換取“最舒心”
2023年,首家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在包頭落地,包頭稀土正在從“世界級儲量”大踏步邁向“世界級產業”。在工業經濟蒸蒸日上的圖景背后,是“包你滿意”“包你放心”的營商環境。其中,電力是關鍵的一環。
在大地熊(包頭)永磁科技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機械轟鳴,百米長的釹鐵硼磁性材料生產線上,技術人員正在查看著每一環節設備的運行情況。
大地熊公司總經理劉明輝講到,2022年6月開工建設的大地熊公司二期工程被列入自治區重點項目。11月,就在項目整體即將投產送電之際,疫情令全市生產生活進入封控狀態。新上的水循環冷卻生產設備急需通電調試,情急之下,劉經理找到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供電公司高新供電分公司尋求幫助。當時,保障民生用電需求成為電力保供的重中之重,但考慮到企業的困境,高新供電分公司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現場勘察,兩周之內為大地熊公司解決了用電的“燃眉之急”。
據了解,對于稀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大客戶,高新供電分公司客戶服務中心成立專項服務小組,全程“一對一”跟蹤管理,采取邊施工邊驗收的工作方式保證用戶工程一次合格,及時送電。
圖:包頭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二期項目作業現場。陳泳德 攝
走進自治區“綠色工廠”包頭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二期廠房,數十座近10米高的銀灰色單晶爐映入眼簾,爐中的高純度多晶硅料被加熱熔化后,將變身為幾米高的圓柱體單晶硅棒。
據了解,包頭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三期20吉瓦單晶拉棒項目建成后,企業單晶拉棒總產能將達到35吉瓦,銷售額可突破200億元。
包頭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明政表示,企業自2018年7月落戶包頭市昆區以來,得到了區委、區政府和包頭供電公司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優良的營商“沃土”更加堅定了企業深耕發展的信心與決心。
據包頭供電公司客服中心工作人員邢飛介紹,在今年4月5日正式接到美科硅公司擴容5萬千伏安的報裝需求后,包頭供電公司客服中心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現場勘查。考慮到用戶的急切用電需求,中心及時制定供電方案,保障客戶及時用電。
“煩心事”變成“暖心事”
據了解,按照自治區出臺的相關政策,硅材料、光伏產業“入列”戰略性新興產業,享受綠色多邊交易優惠電價,配備專人專班引導企業合規合法辦理相關落地手續,保障企業盡快實現開工建設、投產達產。
今年以來,包頭供電公司本著“讓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的理念,聚焦全市14個工業園區內10千伏及以上項目,委派專屬客戶經理進行全流程對接,提供“幫辦代辦”的“保姆式”服務,為大全新能源、晶澳太陽能、弘元新材料等多個重大項目送去“安心電”。
在位于稀土高新區的雙良硅材料公司三期50吉瓦單晶硅項目建設用地中,5條電力線路貫穿通過,成為企業的一樁“煩心事”。自3月中旬以來,包頭供電公司與內蒙古超高壓供電公司全力配合高新區政府對線路進行遷改。
三期項目投產后,雙良新能源光伏產業園將形成100吉瓦單晶硅材料、80吉瓦單晶硅配套新材料、20吉瓦(一期)光伏組件產業鏈布局,雙良公司將成為自治區單晶硅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
好“風光”擦亮新“名片”
北有陰山綠,南有濕地清。世界級的“綠色硅都”,有世界級綠電賦予的“底氣”。周邊有綠水青山相擁,包頭市是我國少有的風光能源資源富集的城市,加之相對較低的電價優勢可讓企業生產享受到優質便宜的清潔電能,降低生產成本。
圖:英華500千伏變電站。盧肅 攝
2022年,256天建成投產的英華變電站創下內蒙古電網工程建設新的里程碑紀錄。今年,為了滿足包頭市新興戰略產業的用電需求,該站主變壓器規模將新增容量2400兆伏安。此外,年內實施的包頭電網縱向通道加強工程將進一步增強英華變電站的供電可靠性。
5月21日,備受矚目的包頭后山風電匯集二期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簡稱“包風2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可將包頭市達茂旗源源不斷的綠能接入英華變電站,送往包頭市區的各大工業園區,為企業通過“碳足跡”認證,進軍國際光伏市場拿到綠色“通行證”。
2022年,包頭地區發電總裝機容量達1719.12萬千瓦,風光新能源占比37.77%。2023年,聚焦支持“兩都”建設,內蒙古電力公司將加快建設包風1至威俊、包風2至英華兩條新能源500千伏輸變電通道,力爭在2023年底前投運,實現山北綠電直達山南工業園區。
2023年,包頭供電公司將實施7項新能源接網工程,建成后將有236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并入包頭電網。在完成150萬千瓦保障性新能源并網服務工作的同時,全力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低碳產業園區綠色供電等項目建設。預計2023年底,包頭地區風光新能源占比將達到45%。
踏綠而行,乘勢“硅”來。新征程上,包頭綠色轉型的腳步日益鏗鏘,一幅幅綠意盎然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文/霍曉雨 圖/陳泳德 盧肅)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