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4月24日電 近年來,包頭市全面落實國家、自治區優化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一系列決策部署,聚焦群眾和企業“急難愁盼”,把“有解思維”“優解思維”貫穿熱線受理、交辦、處辦、回訪、督辦各環節,切實解決群眾和企業合法合理訴求,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共受理群眾訴求58.5萬件(電話端53.31萬件、網絡端4.73萬件、自治區下發4530件),較上年增長37.44%,日均受理1800件,其中,在線解答直辦32.71萬件,轉辦25.79萬件??傮w響應率99.91%、解決率86.35%、滿意率83.97%。特別是2023年3月,包頭市12345熱線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分別為100%、98.19%、98.26%,均位列自治區第一,主要指標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并連續獲評全國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公共服務駿馬典范獎、全國政務服務熱線發展聯盟高峰論壇“服務群眾優秀單位”、包頭市第二屆“最美鹿城人”榮譽稱號。
體系更完善
在組織架構方面。持續建立健全市級各部門、單位、群團組織熱線工作機構或專班、旗縣區熱線工作站、蘇木(鄉鎮、街道)熱線工作分站、嘎查(村、社區)熱線工作點,形成左右聯動、上下貫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時受理、全域響應的熱線工作體系。
在受理渠道方面。開通并不斷優化12345熱線人工電話、網站、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蒙速辦APP、24小時警局等受理渠道。作為自治區試點,全面使用自治區12345熱線一體化平臺。
在處辦流程方面。12345熱線話務員接聽群眾來電或接收群眾訴求,第一時間分析研判,查詢熱線知識庫予以現場解答直辦。對無知識訴求,在線轉接行業專席或場外“政策專員”。仍無法解答的,最終形成工單轉派有關地區、單位處辦。建立了從受理、質檢、派單到處辦、反饋、回訪、督辦、歸檔等全過程、高效化、標準化、規范化工作流程。
制度更健全
制定出臺《包頭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方案》《包頭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管理辦法》《包頭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與110報警服務臺高效對接聯動實施方案》《包頭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績效考評制度》《包頭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約談制度》《包頭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知識庫管理制度》以及“受理閉環、辦理閉環、考評閉環、定期調度、工作專報、媒體通報、熱線平臺內部控制核查、號碼歸并及遠程座席”八大機制,“無理重復訴求處置、退單爭議審核、熱線專席轉接、不在受理范圍訴求認定申請”四大規則,“三上門、四必須、四清零”工作法,熱線運行規范等40多個制度機制、規則規范,形成了具有包頭特色、規范完備的熱線運行制度體系。
處辦更高效
針對不同群體反映訴求,建立健全工單處辦限時響應、每月清零、上門服務、閉環工作、高效處辦、分級督辦、嚴格考核等一系列科學規范高效處辦機制。
限時響應制:緊急類訴求2小時內辦結或反饋;基本生活保障類訴求24小時內辦結或反饋;一般訴求5個工作日內辦結或反饋;復雜疑難的合理訴求10個工作日辦結或反饋。
每月清零制:一般工單限時辦結清零;延時掛賬工單到期辦結清零;剔除類工單申請剔除清零;建議類工單與訴求人溝通后清零。
上門服務制:合理訴求上門辦、不合理訴求上門勸、建議意見上門談;延時掛賬工單必須上門說明原因,申請剔除工單必須上門解釋原因,民情建議工單必須上門溝通原因,辦結但不滿意工單必須上門了解原因。
閉環工作制。受理閉環(受理—審核—派單—回訪—歸檔);辦理閉環(簽收—核實—處辦—反饋);考評閉環(考核—通報—市領導點評—結果運用)。
高效處辦制:全時響應制、行業牽頭制、屬地負責制、工單清零制、三率考評制、約談點評制、主辦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全量回訪制、雙派雙考制、排名通報制、全程閉環制。
分級督辦制:熱線主管部門通過電話、書面、會議、現場等方式開展日常督辦;政府督查室對群眾評價未解決不滿意工單,推諉扯皮工單,解決率、滿意率、按時辦結率、“不在受理范圍”工單剔除比例不達標單位開展定期督查;紀委監委對推諉扯皮、敷衍拖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單位及個人開展督辦問責。
嚴格考核制:按時辦結(考核承辦單位超期件);及時響應(考核承辦單位是否及時簽收、及時聯系訴求人);訴求解決(人工回訪訴求人是否解決、是否滿意);違規減分(在推諉扯皮、退回重辦、剔除率、營商環境、督辦落實、知識更新等方面予以考核減分);嚴格落實“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得分由群眾說了算”要求,由市長、常務副市長點評,綜合排名每月通報,排名靠后單位作檢討發言,約談連續三月排名靠后單位,組織部門將排名情況列入年度考核。
服務更暖心
通過保障接通率、建立應急聯動群、專業訴求專人辦、精準公布熱點政策措施、綜合分析研判、強化宣傳引導、公開曝光典型案例等一系列卓有成效措施,打造有溫度、有速度的一流熱線。一是制定熱線應急預案和工作機制,遇有突發或緊急事件,及時調配人員,密集調整各班次話務人員數量,保障話務座席,最大限度保障熱線接通率;二是建立“緊急(應急)事件聯動群”,每天不間斷推送緊急類工單,督促各級承辦單位第一時間認領、處辦、回復。疫情期間,選派多名業務骨干進入市委、市政府“疫情訴求處理群”“即收即辦工作群”,市領導時刻盯辦,群里各旗縣區、有關單位主要領導親自簽收、迅速交辦,高效解決群眾緊急訴求,及時挽救了重病患者和生命垂危老人。2022—2023年冬季寒潮降溫期間,第一時間建立供暖緊急訴求督辦機制,共受理和處辦緊急工單1300多件,及時解決群眾新小區未通暖、家里溫度低、供熱管道跑水等“急難愁盼”問題,得到廣大群眾的高度評價;三是建立健全12345熱線與110報警服務臺高效對接聯動機制,明確各自受理范圍及緊急事件聯動處置規則,科學合理分流非警務警情,不斷完善社會治理聯動體系;四是持續強化醫保、社保、公積金、物業、住房及水、電、氣、暖等訴求受理、轉辦,及時聯動有關單位,常態化更新知識庫。設立熱點行業專席,把群眾的“冷暖安?!笔冀K記在心上,為群眾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五是在官方媒體開辦“12345熱線每周問答欄目”,按照行業領域,每周從熱線知識庫中收集群眾反映集中、點擊量高的知識主動向媒體推送,方便群眾和企業查閱了解。通過“包頭12345微信公眾號”“包頭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網站”“包頭市人民政府網站”等多個平臺,高頻率發布服務熱點、政策解讀以及社保、醫保、公積金、疫情防控、物業管理、房地產及公用行業等高頻知識問答,廣而告之,讓群眾第一時間了解政策和服務舉措;六是采取“系統+人工”方式,定期研究群眾和企業反映訴求,針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預判潛在風險隱患,出具研判報告,報送市委、市政府及有關地區和行業主管部門及時研究處置,把問題和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七是會同廣播電視臺,開通“直播包頭-走進12345欄目”,用電視新聞手法充分展示各級承辦單位為民辦事的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和群眾滿意度,監督和曝光在辦理熱線工單、解決群眾訴求中存在的推諉扯皮、敷衍拖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及典型案例。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