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10月13日電 包頭市昆區全方位發力,著力打造“包你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
高位推進,確保營商環境行穩致遠。適應營商環境新形勢,制定了《昆區關于貫徹落實<自治區以更優營商環境服務市場主體行動方案>的工作舉措》《昆區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66條(第一批)》《昆區對標浙江優化提升方案》等方案,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舉措進行迭代升級。嚴格落實“月調度”機制,對《昆區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66條(第一批)》中各項任務持續進行月中、月末兩調度,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細落到實處。截至目前,44項任務已完成,完成率66.7%。開展了營商環境工作督查,對各單位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督查,進一步推動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有效落實。
持續增效,增強招商引資競爭力。多視角打造服務金字招牌,想企業群眾之所想。在昆區政務服務大廳設立“辦不成事”窗口,窗口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為辦事企業群眾提供協調、咨詢和引導,化解企業群眾在辦理政務服務事項過程中遇到的各類疑難問題,在政策范圍內協調解決問題,最大限度使“辦不成”轉化為“辦得成”。謀企業群眾之所需。對區本級“幫你辦”事項開展全領域、全流程的代辦幫辦;對涉及市本級“幫你辦”的事項,為企業群眾提供引導、咨詢、溝通協調等服務。變“企業群眾跑”為“工作人員跑”,實現服務窗口、工作隊伍、產業項目“三個全覆蓋”,打造代辦幫辦服務品牌。急企業群眾之所急。推行窗口事項一窗辦、延時辦、預約辦、異地辦等集成服務模式,切實踐行“民之所憂,我必念之”,以企業群眾辦事需求為導向,根據辦理群體、辦理事項、辦理時段的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精準確定服務事項辦理方式,精簡優化服務事項流程,最大限度讓企業群眾好辦事、辦成事,增強企業群眾滿意感、獲得感、幸福感。著力提升司法審判執行效率,在簡案快審上發力。不斷完善繁簡分流機制,根據案件類型和標的實現速裁分流,并因地制宜制定“審判策略”。自速裁團隊成立后,已結案2095件,人均結案523.75件。在繁案精審上突破。嚴格落實司法責任制,強化合議庭、法官辦案主體地位,讓法官集中精力盡好責、辦好案。審委會、專業法官聯席會議研究討論重大疑難、新類型案件10余次,有力解決審判執行工作遇到的難題。實行院庭長辦案常態化機制,院庭長帶頭審理案件,已審結案件占比34.61%。在均衡結案上聚力。嚴格審限管理,強化均衡結案意識,把均衡結案置于審判管理的核心地位,盯緊看牢審限,按照時間節點督促結案,有效縮短審理周期,提高結案均衡度。建立長期未結訴訟案件清理分層包案、分級督辦工作機制,強化對長期未結訴訟案件清理的監督管理責任,切實改變前松后緊、突擊結案的狀況,實現審判執行工作高效良性循環。在輔助集約上增效。借助智慧法院建設優化審判資源,推進審判輔助事務集約管理,著力加強審判執行工作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推廣電子卷宗隨案生成及深度應用和電子送達,讓法官專注于案件審理,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電子送達4737件。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深入落實“科技興蒙”行動。出臺《昆區關于包頭金屬深加工園區創建自治區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實施方案》《昆區“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昆區深入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培育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昆區落實“科技興蒙”行動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設立“科技興蒙”專項資金2000萬元,預計R&D投入強度達到2.2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突出創新平臺主體建設。大力發展創新企業和平臺建設,全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9家,自治區級企業研究(技術)開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達到55家。2022年,推薦內蒙古包鋼特種鋼管有限公司等22家企業申報2022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完成實施華礎永續石墨烯功能化研發及應用等產學研項目9項,投入規模達到14620萬元。推進浙大工研院四套技術和全數字化控制技術研發,建成年產100萬平方米彩印板二次復合生產線。包瀜環保“碳化法鋼渣綜合利用產業化”項目作為全國首套科技計劃項目,進入國家CCUS低碳發展重大項目庫。先后推薦通威、美科等28家單位申報國家、自治區科技項目79項,獲得資金49項1444.025萬元。目前,昆區技術合同登記17項,實現技術交易額3167.68萬元,增長45.26%。謀劃科技創新引領工作。全面落實推動包頭市區域性創新服務中心創新支點建設工作,支持包頭(北京)離岸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借力市科技要素大數據信息化平臺等載體,融入全市“大盤子”一體推進,積極謀劃“北方啟川”科創園項目。目前,內蒙古科技大學等20家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平臺達成入駐意向。優化創業服務,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為108家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申請創業擔保貸款7151萬元。“一對一”精準指導已建成的22家創業園孵化基地完成“創業包頭云平臺”的線上申報審核。深入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開展創業培訓881人,成功創業184人,帶動就業816人,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持續釋放。落實創業補貼相關政策,依托匯德創業導師工作室,打造一體化雙創服務體系,開展線上線下創業服務120次,服務創業者2000多人。
立足群眾,打造“包你滿意”。做好項目服務,圍繞今年實施的117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嚴格落實定期調度機制。抓住今年項目建設的黃金時間,深入企業問需解難,持續跟進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問題,確保到年底,117個重點項目全部落地,爭取竣工達產59個,竣工率達到50%以上,努力形成更多的工程實物量和有效投資。落實惠企助企政策,深入企業送政策、解難題,確保政策直接惠及市場主體,按照《包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動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發展的通知》要求,主動測算符合補貼標準的企業。督促大型商超、快遞企業做好免費核酸檢測工作。積極申報“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工作和縣域商業建設行動項目,爭取上級資金扶持。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繼續挖掘調解能手,對個人“品牌調解室”進行重點考察,打造出一批區市兩級“做得好、信得過、叫得響”的調解工作品牌,實現人民調解工作新提升,確保轄區安全穩定。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