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5月6日電 今年以來,包頭市白云鄂博礦區大力學習借鑒上海、深圳、浙江等地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制度創新,聚焦關鍵環節,用“硬舉措”提升“軟實力”,以“升級版”營商環境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在市場主體準入、準營、運營、退出等環節,解決一批堵點難點問題,聚力打造一批指標領先的營商環境試點,實現企業辦事無憂、政府無事不擾,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市場活躍度和發展質量顯著提高,擦亮“包你滿意,白云速度最省事”金字招牌,打造極簡審批自治區示范區。
強化統籌 全面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強力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窗通辦”。依托自治區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將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一網通辦范疇,現平臺已錄入事項1401項,即辦件比率日漸提高,平均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壓縮87%,網上可辦理率達97%。“掌上辦”應用迅速推進,全區14645人下載安裝“蒙速辦”應用程序,比2021年底增加2300人,占地區適齡人口(15-59周歲)86.5%,列全市第1位。持續完善“全科無差別受理”模式,“一窗”受理服務模式日漸成熟,受理率、好評度逐日提升。
圍繞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打造一件事升級版。圍繞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在一批次89件“一件事”的基礎上陸續推出創業“一件事”、退休“一件事”、身后“一件事”、政策兌現“一件事”等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集成服務。推出不動產過戶水電暖聯辦“一件事”微改革服務,對辦理二手房過戶登記的同時,根據申請人意愿,將水、電、天然氣、供暖過戶納入不動產登記受理,實行資料一窗受理,部門并聯審查、信息互聯共享的工作模式,最終實現從原來需要跑四個窗口到一個窗口可以全部受理完成,實現群眾和企業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優質高效服務。全面提升專業化代辦幫辦隊伍服務質量,大力推行“由我來辦”模式。實現進駐政務服務大廳的涉企高頻事項全部代辦幫辦,對全區重點項目實行“一對一”的全程跟蹤服務,提供線上線下聯動融合的審批咨詢輔導服務機制,推行上門代辦、幫辦,推行各項手續“由我來辦”服務模式。在項目準入時,通過會商,集中審核投資項目涉及的產業準入標準規模、產業規劃等內容,在綜合各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出具聯合會商意見;同時,做好各行業投資項目涉及的準入條件、政策法規、審批事項和服務流程,謀求法律和政策的最佳對接,為工程項目審批“馬上辦”提供堅實基礎和后續保障;幫助企業解決辦公場所、住宿、交通等問題,做好托底服務,解企業后顧之憂,全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一流營商環境。
四面出擊 全力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召開2022年政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暨政法機關“迎接二十大、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調度會,將大討論活動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堅持頂格推進,司法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分局等各政法機關迅速制定推進各項具體措施,形成大討論活動工作清單,將“任務書”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逐項落實。
區司法局“五個深入”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企業法治體檢”行動,組建公證法律服務團隊,開展民營企業法治宣傳,為民營企業提供精準法律服務;深入推進“企業糾紛大調解”行動,健全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機制,構建涉企糾紛大調解格局;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行動,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宣傳月活動,營造尊企重企濃厚氛圍;深入推進“復議效率提升”行動,發揮行政復議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的制度優勢,在保證辦案質量前提下,縮短辦案期限;深入推進“行政執法提升”行動,進一步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保障各類企業合法權益。
區人民法院推出“四化”舉措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送法進企常態化,定期通過以案說法、法律講堂、座談會等多種普法形式開展送法進民營企業,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立案方式便捷化,除現場立案外,提供網上立案、跨域立案、遠程開庭等智能化服務,實現民營企業在家門口、異地立案打官司;綠色通道高效化,開辟涉企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優先調解,快速立案、快速裁判、快速執行,節約訴訟成本,減輕民營企業訴累;善意執行溫情化,準確把握法律與政策界限,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罰款、拘留等強制性財產保全措施,采取符合企業經營現狀與發展需要,對企業經營影響最小的司法措施,最大程度防止和減少因司法訴訟行為對規模企業、重點企業等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
區人民檢察院“三強化”呵護營商環境。強化司法救濟,完善涉企便民措施,開通“檢察長接待”綠色通道、發揮12309檢察舉報平臺等訴求表達渠道作用、及時督辦檢察機關受理的企業舉報、控告和申訴,確保企業和企業家來信“7日內回復”;強化訴源治理,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對辦理的涉企刑事案件,在依法做出不批捕、不起訴決定或者提出輕緩量刑建議的同時,督促涉案企業作出合規承諾并積極整改,促進合規守法經營,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嚴打涉企犯罪,維護安全有序環境;強化掃黑除惡常態化運行機制,依法打擊侵犯駐區企業生產銷售、知識產權、商業信譽和擾亂金融管理秩序、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等違法犯罪,維護穩定安全的市場秩序。
區公安分局當好“四大員”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當好“護航員”,提升轄區企業“安全感”,主動出擊、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巡邏力度,對企業及其周邊進行隱患排查,建立點面結合、車巡步巡結合的巡邏防控機制;當好“快辦員”,讓企業體驗到“速度感”,加大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力度,對企業從業人員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隱患除,有力維護經濟秩序,進一步優化接處警工作,切實做到快速出警、及時抵達、穩妥處置;當好“宣傳員”,提升公安政策“知曉率”,公開監督舉報電話,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窗口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只跑一次”“一站式”辦戶、辦證等工作制度,真正做到辦事透明化、規范化;當好“服務員”,切實提高企業“滿意度”,實行落戶“零門檻”政策,自治區內跨盟市戶口遷移“一站式”辦理,凡外來人員實行落戶“零門檻”,不斷壓縮辦理時限,精簡辦事流程,減少所需材料,深入簡化流程,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頂格推進 全面營造惠企便企的產業生態環境
全心服務企業項目建設。今年以來,白云鄂博礦區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積極推動重點項目實施,開通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實行每個項目一個縣級領導包聯、一個專班推動、一個方案解決的“三個一”工作機制,強化項目跟蹤服務,發揮重點項目會商機制作用,“抓手續、抓開工、抓投資、抓投產”,持續推行“周調度、月通報、季度分析、年終考核”的調度機制,加快項目落地實施,大幅縮減審批時限,推動審批服務提速增效,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較往年相比手續辦結率、項目開復工率均有大幅提升。2022年全年擬組織實施重大項目40個,總投資61.4億元,當年計劃投資16.5億元。截至目前,簽約項目13個,協議資金62.6億元,落地項目10個,分別是去年同期的4.3倍、15.6倍和3.3倍。
全員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白云鄂博礦區立足地區實際,圍繞建設“三地一點”發展定位和打造“兩園四區”工作重點,制定出臺《白云礦區2022年重點產業招商引資工作方案》,四大班子分別圍繞資源綜合利用、現代能源及新基建、文化旅游、現代服務及商貿物流等四個產業開展全方位、全鏈條的精準化招商,圍繞工業園區建設和全區主導產業,積極對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及行業領軍企業,謀劃項目,建立健全企業庫、項目庫。
區委主要領導每周召開專題會議,聽取招商工作進展情況。對重點企業和項目,由一名縣級領導包聯推動,相關部門從洽談對接、項目策劃、建設條件落實、前期手續辦理等各環節進行全鏈條服務。
圍繞新設立的白云鄂博產業園區發展定位,抽調發改、工科、水務、住建等科級干部,在全區遴選12名工作人員,成立4個招商專班,聚焦稀土、螢石氟化工、資源綜合利用、清潔能源等招商方向,四面八方走出去、請進來,夯實園區發展基礎。在園區基礎設施、綠色能源供給、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積極對接企業,策劃項目和外出招商路線。
春節以來,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也沒能阻擋白云鄂博人招商引資的緊迫步伐。許多工作專班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積極召開對接會;依托政府門戶網站、公眾號、招商小程序等,及時發布對外合作項目和招商信息,持續不斷推進招商工作。
全面強化信用體系建設。針對自治區信用監測指標和包頭市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任務安排,制定印發了《白云鄂博礦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對工作任務進行了分部門、分行業、分領域的細化分解,確保各項工作有效開展。截至2022年3月底,全區信用平臺共報送信用信息22709條,其中“雙公示”數據1695條,其他信用信息21014條,并按自治區要求建立了“雙公示”信息臺賬。持續推進信用承諾制和分級分類監管機制,目前全區共有12個領域實行信用承諾制,10個領域實施了分級分類監管。在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旗縣(市、區)信用監測報告》104個旗縣區中,四個季度白云鄂博礦區綜合信用得分排名位居自治區前列,全年綜合排名自治區第6,包頭市第1,較上年有了大幅提升。其中,工作機制建設、信用信息應用、誠信宣傳培訓等方面優于全區平均水平。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