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4月19日電 探索設立“惠企快執”團隊,掛牌成立“法官工作室”……今年以來,白云鄂博礦區人民法院以“迎接二十大、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為契機,以法治之規矩,成發展之方圓,主動對標營商環境評價指標,聚焦市場主體司法需求,打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實效性、創新性的“法治組合拳”,解碼社會治理新思路,探索訴源治理新路徑,構建多元解紛新格局,提升司法審判新高度,推動白云礦區營商環境優化從“點上突破”向“線上延伸”、從“表層修復”向“系統集成”、從“局部改善”向“整體躍升”升級,助力營商環境在法治軌道上闊步前行。
點燃“總引擎”,打好營商環境“主動戰”
白云鄂博礦區人民法院聚焦法治化營商環境大優化“一號工程”,堅持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把手”親自抓,成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明晰工作職責,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理念貫穿審判執行全過程。暢通涉企案件“綠色通道”,推行“一次受理、一窗通辦、一次辦好”訴訟服務模式和“快速”審執工作模式,涉企案件平均審理時間縮短至27天。堅持“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對案情簡單爭議不大的涉企案件,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快審快結或引導當事人協商選擇非訴方式,降低企業訴訟成本。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依法審慎使用查封、凍結、扣押等強制執行措施,增強企業造血再生功能。
按下“加速鍵”,磨好審判執行“繡花針”
突出政治引領,強化理論武裝,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始終樹牢“學”為先導意識,延續“晨讀一刻+學習例會+集中研討”學習模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相關知識,積極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工作格局。同時,強化科技賦能,破除訴訟障礙,靈活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平臺,深入推進訴訟服務集約工程,通過網上立案、跨域立案,實現訴訟服務網上快辦、就近能辦、同城通辦、異地可辦,推動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與審判業務的深度融合。推行全域、全員、全案件、全流程覆蓋的辦案模式,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創新發展。
下好“先手棋”,織密訴前調解“聯動網”
依托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實現“線上線下”優勢互補,大力推進人民法院在線訴訟服務平臺、12368訴訟服務熱線、人民法院在線服務、人民法院網上保全系統等平臺的高效運行,實現訴源治理工作集約高效、智慧精準、協同聯動、交融共享。建立“法院+工商聯”“法院+社區”“法院+特邀調解員”等三大“法院+”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充分發揮行業調解優勢,強化部門訴調對接,推動涉企糾紛訴源治理,從“一家獨奏”轉變為多元共治、分層遞進、銜接流暢、運轉高效的“聯動合唱”,營造“以商促商”濃厚氛圍。同時,員額法官脫下法袍,實打實地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群眾,察民意、解糾紛、辦實事,用心用情用力全力做好基層一線的“調解員”、惠民政策的“宣傳員”、包聯企業的“護航員”,為法治營商環境添磚加瓦。
當好“店小二”,架起惠企服務“連心橋”
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群眾路線上“聚焦用勁”,將重心前移、力量下沉,以對口包聯的方式,主動融入對接重點企業,搭建與企業良性溝通平臺,以“法律宣傳+案例釋法+風險預防”的方式,為企業提供糾紛隱患排查、矛盾化解、法律咨詢等“訂單式”司法服務,當好群眾的“法律貼心人”,當好“金牌店小二”,實現網格吹哨、干警報到,把法律服務做到百姓心坎上。同時,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將“上門服務、一線宣教、全程調解、救助助力和無訴目標”5項原則貫穿始終,促使訴源治理由“粗”化“細”,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產生和衍生訴訟案件發生,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為全區基層治理和經濟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下一步,白云鄂博礦區人民法院將始終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緊緊圍繞區委工作大局、圍繞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要求,聚焦涉企服務的精度、溫度、力度靶向施治,當好白云礦區經濟發展“穩”的壓艙石、“進”的排頭兵,努力讓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滿意度成色更足、更可持續、更有保障。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