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行政審批局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圍繞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主責主業,以勘驗“微改革”“微創新”為切口,打造“業務管理數據化、任務調度全面化、時限壓減精細化、業務水平專業化、主體服務人性化”專業、高效、便民的“五化勘驗團隊”,以學促干,努力加速主題教育成果轉化,實現從“辦好一件事”向“解決一類事”轉變。
全力打造專業、高效、便民的“五化勘驗團隊”
強化“數據思維”,實現業務管理數據化——
市行政審批局通過建立勘驗數據臺賬,勘驗專員每日在勘驗App報備當日任務、企業名稱、勘驗地址、用車情況等信息,并在勘驗結束后將影像資料、審批文書、佐證材料等轉化為勘驗數據上傳至電子檔案數據庫,實現勘驗事項派件數據化管理。目前,醫療器械經營許可(備案)、勞務派遣經營許可、建設項目施工許可等17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數據化錄入,其中,醫療器械經營許可(備案)、勞務派遣經營許可等高頻事項實現數據化派件,占比90%。
強化“統籌思維”,實現任務調度科學化——
市行政審批局在統籌科室勘驗任務、保證承諾時限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勘驗點位、勘驗路線,對勘驗任務進行差異化管理。截至10月底,市行政審批局共計開展勘驗任務1008件,使用勘驗用車440次,全年產生勘驗用車費用13.2萬元。同比去年同期少派遣勘驗用車220次,少產生勘驗用車費用6.6萬元,多完成勘驗任務338件,實現勘驗環節降本增效。
強化“優化思維”,實現時限壓縮精細化——
對勘驗要素、流程圖進行優化調整,進一步壓減勘驗時限、環節、材料;對任務進行統計、核查,建立倒計時提醒制度,優先推送即將到期事項給勘驗人員加快辦結速度,向預約企業推送勘驗須知,指導企業提前準備備勘材料,整合勘驗上下游關聯事項,采取多科室聯審聯辦、同步勘驗方式,實現“多個任務一張表單、關聯勘驗一次辦結”。
改革后,相比過去環節時限壓縮了100%以上,“醫療器械經營許可”事項勘驗時限從過去的17個勘驗工作日壓縮至現在的8個勘驗工作日,建設項目許可從過去3個勘驗工作日壓縮到1個勘驗工作日。強化“專業思維”,實現業務水平專業化——
按照“標準統一、專業規范”的工作思路,對勘驗事項目錄清單、驗收標準、法律依據、勘驗流程、勘前須知、標準文書、規范用語、標準化影像記錄等20項制度進行梳理、完善,通過制作二維碼在大廳LED屏及制度欄進行公示,便于企業和群眾隨時掃碼查詢,真正實現了由“能辦”向“好辦、易辦”轉變。
強化“群眾思維”,實現主體服務人性化——
發揮主觀能動性,指派專人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幫辦代辦、靶向指導等前置服務,通過逐項梳理局機關承接的行政許可事項,建立“容缺勘驗免現場”許可事項清單,明確容缺勘驗流程,實現非必要材料現場容缺勘驗。依托遠程勘驗平臺、微信視頻通話等技術手段,實現多渠道、多平臺遠程勘驗,實現即時即辦、秒辦秒批的效果。截至2023年10月,采用遠程勘驗平臺、微信視頻通話等遠程勘驗模式的勘驗事項辦件量共計150件,占全部勘驗事項辦件量的15%。
聚焦“惠企利民”推行勘驗環節“微改革”“微創新”
服務前置,推行“預勘驗”模式——
對勘驗程序順序進行優化調整,根據企業申請,提供“預勘驗”前置指導服務,待企業正式申報許可時,只需要填寫承諾書,配合文書簽字蓋章,即可實現“最快拿證”目標。截至2023年10月,市行政審批局采取“預勘驗”模式的行政許可事項共計120個,占承辦行政許可事項總數的12%。
信用依托,推行“容缺勘驗”模式——
參考企業信用記錄,對現場突發的一些驗收要件無法當場提供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如果可以通過其他形式佐證材料真實性,即可采用“容缺勘驗”模式。截至2023年10月,采取容缺勘驗的行政許可事項辦件量共計450個,占市行政審批局勘驗辦件量總數的45%。
降本增效,推廣“遠程勘驗”模式——
市行政審批局通過勘驗“微改革”,采取遠程勘驗模塊化組合方式,探索出“遠程勘驗+容缺勘驗”“遠程勘驗+前期指導+承諾免勘驗”“遠程勘驗+預勘服務”等模塊化組合新思路、新舉措,“遠程勘驗+”持續拓容挖潛。
數據支持,建設電子檔案數據庫——
市行政審批局依托云盤建設了勘驗電子檔案數據庫,形成勘驗環節數據全流程閉環歸檔機制。截至目前,已形成醫療器械經營許可(備案)、勞務派遣經營許可等的17項事項檔案電子化,建立勘驗電子檔案530份,實現線上備份、全程可查。
宣傳靈活,借力新媒體擴大受眾面——
市行政審批局依托抖音新媒體受眾年輕化、覆蓋面廣優勢,先后制作了“勘驗小知識之預勘服務”“勘驗小知識之遠程勘驗服務”“勘驗一科年度報告”等勘驗知識宣傳視頻,努力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為優質、便利的勘驗流程指引。(李海珍)
原標題:市行政審批局:以學促干,緊盯“小切口”推行“微改革”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