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市市場監管部門立足加快實施“強首府”工程的目標定位,通過開展“四大行動”、推進“三項工程”、優化“三個環境”等有力舉措,全力守牢安全底線,加快構建現代化市場治理新格局。
立足助企紓困解難,全力開展“四大行動”。力爭年內全市經營主體新增4.5萬戶,年增長率超過15%。開展經營主體“擴增量”行動。與行業主管部門對接,引導支持經營者便捷辦照。推動落實“個轉企”,暢通服務經營主體“最后一公里”。持續深化經營主體提質增效23條舉措,大力開展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開展幫扶“進千企”行動。組織市市場監管局班子成員和環節干部,以辦事人員的身份,進入各級服務窗口,獲取“群眾辦事體驗”,切實解決企業辦事難問題,有的放矢開展幫扶活動。開展涉企亂收費治理行動。針對當前經營主體經營成本較高的問題,進一步加大涉企違規收費治理力度,降低實體經濟經營成本。開展助力發展“優環境”行動。積極爭取上級和地方資金,開展公平競爭審查信息化建設,推行公平競爭審查會審和舉報處理制度,為企業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
立身產業發展主戰場,全速推進“三項工程”。實施質量效益轉型工程。修訂《呼和浩特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把推行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作為幫助企業適應經濟轉型的務實之策,年內力爭設立首席質量官100家,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實施市場競爭力提升工程。建立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企業名錄庫,發揮“蒙”字標及區域公用品牌認證作用,引導龍頭企業按照認證規則和標準組織生產,年內支持3家企業通過“蒙”字標貫標認證。推進實施標準助企提升工程。開展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對標達標活動,年內對標達標企業達到280戶。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領域建設高質量標準體系3個。
圍繞全市中心工作,持續優化“三個環境”。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推動完成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發揮“以獎代補”和典型示范雙重作用,指導市場開辦者完成未升級改造的19家農貿市場的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深度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年內新增放心消費示范店160家,引導和帶動更多經營主體參與創建,提振消費信心。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營商環境。一是把知識產權工作全面融入城市發展戰略統籌中,推動《呼和浩特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工作方案》落實,建立問需于企、部門共建、跟蹤評估等工作機制,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示范樣板;二是加快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進度,盡快完成辦事大廳的建設,協調解決機構設置問題,爭取年內獲批;三是創建國家級乳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在乳業行業形成高價值專利組合,努力為我市培育自治區級以上知識產權優勢企業5家以上;四是建立知識產權保護重點企業名錄庫,集合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多種力量,保護創新成果。
聚焦人民群眾關切,全力守牢安全底線。全面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實。建立健全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督查清單和責任與任務承諾書,將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納入包保范圍,實現全覆蓋督導。發揮科技創新作用,加強食品企業技術推廣,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科技含量的示范引領項目,力爭年內成功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在全市推行食品安全保險制度。在校園食堂、養老機構等重點領域,推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開展涉疫藥品質量價格專項整治。采取質量檢測、價格監測與執法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指導企業做好涉疫藥品儲備工作,確保群眾用藥“供應有渠道、質量有保障、價格更穩定”。實現全市氣瓶智慧監管。與自治區特檢院合作,年內建成液化石油氣瓶智慧監管服務平臺,并在全市充裝和配送企業推廣應用。對納入監管平臺的26萬只氣瓶進行“一瓶一碼”管理,實現“來源可循、去向可溯、安全可控、責任可查”。(記者 祁曉燕)
原標題:助企紓困優化環境守牢安全 首府構建現代化市場治理體系打出“組合拳”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