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酷暑來得猝不及防。近段時間,漠河居民首次大規模搶購空調登上熱搜,哈爾濱中央大街的游客在35度高溫中揮汗如雨。短短半個月內,格力空調在東北三省安裝量突破10萬臺大關,京東平臺上的成交額同比更是激增超700%。
與此同時,歐洲也正遭受著更為嚴峻的熱浪侵襲,40多度的高溫導致鐵路停運、學校停課。而空調普及率尚不足5%的尷尬現狀,無疑為空調企業出海開啟了一扇歷史性的機遇之門。
在這場席卷全球的“熱潮”中,面對空調需求的急劇攀升,全球科技和工業領域的巨頭格力已然摩拳擦掌,它將如何精準把握這難得的發展機遇呢?
東北“大烤”,格力爆單
近日,東北三省遇極端高溫。黑龍江黑河24日氣溫達42.2℃,打破了當地氣象記錄的歷史極值;吉林長春同日達40.5℃,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同期最高值;遼寧沈陽23日達38.6℃。高溫下空調成“續命神器”,東北空調市場線上線下銷售均迎高峰。
這場百年難遇的高溫,意外點燃了東北空調市場的“爆單模式”。而格力,成了這場熱浪里最顯眼的“降溫擔當”。
數據顯示,6月以來東北三省格力空調安裝量半個月就沖到近10萬臺,相當于給10萬戶家庭火速筑起“清涼堡壘”。京東平臺上,東北格力成交額同比暴漲700%——這意味著去年賣1臺的量,今年直接翻到8臺,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均進入全國成交額前十。僅在京東618大促中,格力明星產品“風不吹人”系列空調銷量同比激增240%,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爆發力。
面對突然井噴的需求,格力的反應快得像按下了“加速鍵”:為了滿足東北市場的需求,格力迅速調整了內銷排產計劃,加大了對東北市場的供貨力度。同時,格力還積極協調供應鏈,確保原材料的供應和產品的生產能夠順利進行。用內部員工的話說:“現在東北的訂單,優先級比夏天的冰西瓜還高。”
但比起供貨,更棘手的是“最后一公里”的安裝。需求集中爆發讓當地安裝力量瞬間“告急”。格力立刻聯合蘇寧等渠道商“雙線救場”,一邊召集200名安裝工,另一邊從華南、華東調兵遣將,500多名經驗豐富的安裝工程師帶著工具箱星夜馳援。
師傅們干勁足,背后還有“真金白銀”的激勵。6月1日起,格力給每位安裝工程師額外發“高溫補貼”:每裝一套空調多拿20元,這筆錢由總部專項撥款,不增加消費者成本,真正做到“對消費者負責、對勞動者尊重”。
按格力全年銷量額計算,這筆投入超5億元。格力的這波操作,讓一線安裝師傅們暖心又欣慰,直接提高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服務質量,。有人評價這相當于給全國安裝師傅們發了筆“高溫紅包”。
如今東北高溫還在持續,空調市場的增量空間仍在不斷釋放。這場由極端天氣引發的消費熱潮,不僅讓東北家電零售數據“噌噌漲”,更悄悄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習慣:以前覺得“夏天短沒必要裝空調”的觀念,現在變成了“沒空調過不了夏天”。
有意思的是,東北消費者選格力時,90%都盯著新一級能效款,2000-3000元的成交價在節能補貼后更顯劃算。除了制冷要“夠猛”(能扛住35℃以上高溫),帶新風、除菌功能的機型也成了香餑餑,大家開始琢磨:“空調不光要能降溫,還得夠健康。”這也反映了消費者對產品的全年候適用性和健康屬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這場突如其來的高溫“大考”,不僅是對空調產品性能的檢驗,更是對企業供應鏈韌性、服務體系響應速度和組織調度能力的全方位挑戰。
格力依托其覆蓋全國的完善服務網絡、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快速響應機制,從連夜調貨、跨省調人到智能調度、補貼激勵,格力的一連串操作,把“極端天氣”變成了“服務試金石”。格力有效保障了產品供應和安裝服務的及時性,將清涼及時送達用戶家中。
硬核技術,挑戰極限溫度
越是極限溫度,越考驗技術能力;越是經得起考驗,越受消費者歡迎。暢銷三十年的格力冷酷外機,就是最好的證明。
經過不斷迭代,格力冷酷外機從設計到技術全面升級,實現了高溫穩定制冷,在60℃超高溫環境中仍能正常運行。
高溫天氣下,空調外機經長時間暴曬,溫度常超40℃,溫度達50℃也屢見不鮮。在此極端工況下,普通空調外機故障、罷工在所難免,而格力冷酷外機卻能輕松應對。其換熱器采用創新C型設計,換熱效率更高,不僅節能省電、延長使用壽命,更能實現60℃高溫制冷,讓空調外機無懼“烤驗”。
目前,格力冷酷外機已廣泛應用于格力掛式空調產品,如格力.漢白玉掛式空調、潤慧、潤鉑、格力.金貝、冷靜王-III、冷靜寶-III等多款空調。
除在高溫環境中展現出卓越性能外,格力空調在低溫環境下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格力自主研發的三缸雙級變容壓縮機,是一項專為攻克低溫制熱效果不佳、能效低下、可靠性差等行業難題而推出的空氣源熱泵采暖技術。
該技術成功突破了空調運行的環境溫度極限,將空調的使用環境溫度范圍大幅拓寬至-40℃~60℃,實現-25℃時熱泵制熱量不衰減,徹底摒棄了其他輔助加熱手段,重新定義了空調性能的邊界。
如今,這項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格力家用熱泵空調、多聯式熱泵空調、戶用冷水(熱泵)機組等多種熱泵產品。這些產品已遠銷至美國、加拿大、蒙古國等極寒地區,以及中東等極熱地區。
經權威專家評定,格力自主研發的三缸雙級變容壓縮技術屬國際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在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斬獲金獎及國際發明家協會最佳發明獎。搭載這項技術的空調產品眾多,包括格力.漢白玉、格力.玫瑰系列和全能王U尊系列等。
7月27日,格力自主研發的“新型高效轉缸容積式制冷劑泵及機房空調”與“多適應寬頻高效轉子壓縮機及空調器”兩項科技成果,再次獲得國際領先鑒定。自此,格力手握50項國際領先的技術。其中,“多適應寬頻高效轉子壓縮機及空調器”能使空調在高頻運行時快速制冷制熱,大幅提升用戶舒適性;低頻運行時則穩定輸出小冷量,精準控溫,將室溫波動控制在±0.3℃。
正是憑借這些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格力空調能夠在各種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為用戶打造舒適的室內環境。這也讓格力有足夠的底氣推出“10年免費包修”政策,進一步增強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格力的全系家用空調“10年免費包修”政策,不僅覆蓋整機,還包含所有零部件、上門費和維修費,真正讓消費者購買無憂、使用放心。
當行業陷入“內卷式競爭”,格力選擇以技術深挖護城河:10年免費包修是對消費者承諾,更是質量自信的具象化。據統計,格力空調的維護率僅為萬分之三,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為敢于承諾包修期免費維修提供了數據支撐。在整個行業均價下探、利潤空間壓縮的背景下,格力的十年免費包修政策,表面是服務升級,實則是技術自信。
在國內空調市場,據i傳媒《2024年度中國中央空調行業發展報告》,格力中央空調連續13年占有率全國第一;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4年格力品牌家用空調線上零售額份額位居國內第一;格力更是16年蟬聯空調品類的中國顧客滿意度調查榜首。
歐洲熱浪,解鎖商機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近年來極端高溫天氣頻繁肆虐北半球。2025年夏天,這一態勢尤為顯著,不僅東北遭遇異常酷熱,整個北半球都陷入高溫的“炙烤”之中。
6月起,歐洲多國氣溫持續突破40℃大關,西班牙南部氣溫飆升至46℃,法國在6月30日經歷了有記錄以來6月最熱的一天。進入7月初,奧地利等多國紛紛發布高溫紅色預警,德國、意大利、葡萄牙等國也相繼進入“炙烤模式”。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如此極端天氣的沖擊下,歐洲的空調普及率卻處于極低的水平。整個歐洲,僅有約20%的家庭配備了制冷設備。德國裝有空調的家庭比例不到3%,英國也僅為5%。
即便在夏季酷熱難耐的南歐地區,家庭空調普及率超過50%的國家也是寥寥無幾。不過,隨著全球變暖趨勢的不斷加劇,熱浪出現的頻率和強度逐年攀升,歐洲人“不依賴空調過夏”的傳統觀念正悄然發生改變,對空調的需求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
在這一市場需求急劇轉變的關鍵時刻,中國空調品牌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借助熱浪迅速在歐洲市場嶄露頭角。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1-5月,歐洲成為中國家用空調增長最為迅猛的市場,總銷量高達1277.3萬臺,同比大幅增長31.5%,部分中國品牌的產品甚至在當地市場出現斷貨的情況。
極端高溫徹底激發了歐洲空調市場的潛力。而格力,早已為這一機遇做好了充分準備。早在2017年,塞維利亞市政廳采購辦公室空調時,就選用了格力。去年7月,格力與皇家貝蒂斯簽約,選定該球隊作為在西班牙的品牌推廣合作伙伴,借助足球營銷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這充分證明了格力對歐洲市場的重視。
多年來,格力深入鉆研歐洲消費者的需求和使用習慣,精心布局歐洲市場。歐洲地區氣候復雜多樣,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空調的功能需求差異顯著:北歐地區冬季寒冷漫長,對空調的制熱性能要求極高;南歐地區夏季炎熱,則更注重空調的制冷效果和節能性能。
針對這些差異,格力專門研發了契合歐洲市場的空調產品。在制熱方面,格力采用先進的熱泵技術和智能控制系統,即便在低溫環境下也能高效制熱,為用戶營造溫暖舒適的室內環境。
歐洲在碳排放、生態設計、微塑料控制等方面不斷出臺新規,對產品的綠色低碳屬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格力極為注重產品的節能性能,通過優化壓縮機、換熱器等關鍵部件的設計,大幅降低了空調能耗,完美契合歐洲嚴格的節能標準。
除了過硬的產品性能,格力在產品的外觀設計和智能化功能上也傾注了大量心血。歐洲消費者對家居產品的外觀設計有著較高的審美標準,格力空調的外觀設計簡約時尚、線條流暢,能夠與各種家居裝修風格完美融合。在智能化方面,格力空調配備智能WiFi模塊,用戶可通過手機APP遠程控制空調的開關、溫度、風速等參數,帶來便捷的智能化家居體驗。
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格力積極投身國際化展會,如德國ISH展、法國Inter clima展等。格力利用展會展示最新的產品和技術成果,吸引了眾多歐洲消費者和經銷商的目光。同時,格力與歐洲當地的知名經銷商和零售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借助他們的銷售網絡,將產品推向歐洲各地市場。
據了解,格力空調產品目前已進入歐洲48個國家,產品涵蓋家用空調、商用空調、中央空調等多個領域,搭載人工智能與節能技術的機型在歐銷量持續增長,部分產品在一些國家的市場份額已躋身行業前列,成為歐洲消費者信賴的品牌之一。同時,格力產品服務覆蓋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憑借高品質和新技術應用,正受到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
在北半球極端高溫成為常態的背景下,未來幾年的歐洲空調市場需求仍將呈現井噴增長,而早已在歐洲站穩腳跟的格力,無疑將在這片增量市場中挖掘到更大機遇,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全球布局,加碼發力
在全球市場的版圖上,歐洲只是格力編織世界網絡的一根絲線。多年來,這家中國企業始終揣著“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初心,憑借強大的技術創新實力、過硬的產品質量以及多年的自主品牌運營策略,讓“格力”的名字在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土地上慢慢扎根。如今,世界上每5臺空調里面就有1臺是格力制造。
在中東市場,格力空調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中東地區全年氣候炎熱,全年超300天需要空調運轉,建筑能耗的70%都被空調“吞噬”,成了當地節能降碳的“老大難”。
在這里,空調不是簡單的降溫工具,而是關乎能源消耗的關鍵角色。格力針對中東市場的特點,研發了“零碳源光儲空智慧能源”系統,將空調從傳統的高能耗設備轉換成了集高效發電,智能用電,安全儲電三大功能于一體的智慧能源生態系統。
目前,格力已經將1萬套“零碳源光儲空智慧能源系統”應用到中東市場,每年可減少碳排放11萬噸,等同于400萬棵樹一年的碳匯量。
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制衣工廠原來安裝的是傳統的空調設備,每個月電費高達8萬人民幣,在采用格力“零碳源光儲空智慧能源”進行節能改造后,每個月電費僅2萬人民幣,每年可以節能減碳2000噸,相當于18000棵樹一年的碳匯量。格力目前正在與中東各國政府部委洽談節能降碳空調項目的深度合作。目前,格力空調在中東市場累計服務于2000萬中東用戶。
在芬蘭市場,格力則面臨著另一種挑戰。芬蘭位于歐洲北部,冬季平均氣溫-14℃至-3℃,冬季寒冷且漫長。夏季平均氣溫13℃至17℃。家庭取暖需求旺盛,目前以傳統的燃氣爐為主要取暖產品。由于人工成本非常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格,特別是冬季氣溫非常低的時候,對采暖產品除了要求能夠正常工作之外,還要求能夠保證足夠的熱量供應。在芬蘭,空調被稱為ATA熱泵,主要用于制熱,與我國傳統的空調使用習慣大相徑庭,因此傳統的空調產品無法滿足芬蘭市場用戶的使用需求。
基于芬蘭市場的特點,格力結合獨創的雙級增焓壓縮機技術,開發出了超低溫制熱空調產品和空氣源熱泵產品,能效達到最高等級的A+++,在-30℃的環境溫度下仍然能夠正常工作,且在-15℃的環境溫度下,仍然能夠提供100%的制熱能力。
在芬蘭銷售的產品,還因地制宜,將設置溫度從傳統的16度到30度,拓展到8度到30度,能夠在冬季給住宅提供最低熱量。搭載雙級增焓壓縮機的超低溫制熱產品一經問世,就受到當地安裝商和消費者的喜愛。
在北美,傳統的制熱方式是燒氣取暖,這樣會導致碳排放井噴式增長,增加溫室效應,且效率低下,安全性低。當地傳統空調在冬季制熱效果很差,但是格力為北美特定開發的超低溫中央空調徹底改變了現狀。
客戶在安裝了格力的超低溫中央空調后,采用了格力原創“國際領先”的雙缸雙級補氣增焓壓縮機,可以實現機組-30攝氏度下穩定運行,在-15攝氏度達到100%的額定制熱量,完全可以滿足大部分區域的制熱需求。這種利用超低溫熱泵空調的制熱方式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也徹底改變了美國人在冬季只用燃爐取暖的習慣,推動碳節能。
誰能想到,早年靠低價窗機敲開北美市場的格力,如今已把高端中央空調送進了無數別墅。10萬套超低溫別墅空調的出貨量,不僅是生意的升級,更是“中國造”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的證明。
在全球化戰略層面,格力正從“產品出口”向“技術輸出+標準制定”升級。通過參與IEC國際標準制定、主導光伏空調全球認證體系建設,格力已從行業規則的追隨者轉變為引領者。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24年格力分體式空調零售量全球第一。其自主品牌在加拿大、巴西、沙特、匈牙利、波蘭、阿聯酋、羅馬尼亞等國家用空調市場占有率均居首位。
格力還為多屆奧運會、世界杯、冬奧會等頂級賽事場館及全球超10萬個大型項目提供服務,項目遍布安哥拉羅安達新機場、巴基斯坦瓜達爾新機場、科特迪瓦阿比讓體育館、秘魯農業大學、阿曼國防部辦公樓、香港中文大學、澳洲悉尼Pitts Street酒店等,覆蓋非洲、巴西、中東、澳洲、亞太等多個海外地區,在機場、電站、油田、軌道交通、酒店、工廠、辦公樓及特殊援外項目等領域全面開花。
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頻發且強度上升,高溫、嚴寒等將成常態,為空調行業帶來新機遇與挑戰。對格力而言,氣候危機引發的全球市場變革,是技術考驗,更是品牌躍遷契機。憑借在東北市場驗證的供應鏈韌性、在歐洲市場積累的品牌認知、在全球市場沉淀的技術資產,格力有望在“氣候驅動的消費革命”中持續領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