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帆教育的版圖上,有一群特殊的"教育行者"。他們經常穿梭于江西與山東之間,用腳步丈量教育的溫度,用專業守護家庭的成長。山東運營中心指導師陳麗麗,正是這群教育守護者的典型代表。
"家庭教育問題不分南北,我們愿意多走一步,讓學員少走一步彎路。"這句樸實的話語背后,是一位從業14年的教育工作者跨越3000多個家庭的實踐智慧。從英語講臺到家庭課堂,從知識傳授到心靈滋養,這位"教育擺渡人"的故事,值得我們細細聆聽。
破繭成蝶
從"不配得感"到"自我滋養"的覺醒
原生家庭的影響,往往如靜水深流,無聲卻深刻。陳麗麗對此有著切身的體會——成長過程中,物質的豐足與情感的匱乏形成鮮明對比。父母鮮少表達的肯定、父親難得的陪伴,在她心中埋下了自卑和不配得感。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她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無法真正認可自己的價值。直到接觸家庭教育后,一扇自我覺察的窗口才被真正打開。通過持續的學習與實踐,她逐漸理解:真正的成長不是與過去割裂,而是以成人的智慧重新養育內心那個渴望被看見的孩子。
教育轉向
從“課堂教師”到"家庭引路人"
正是這份深刻的自我覺醒,讓她對教育工作有了全新的認知。當她在課堂上看到那個神采飛揚的男孩,在父親出現的瞬間突然變得畏縮,眼神中的光芒瞬間熄滅時,她突然意識到:自己經歷過的成長困境,正在無數孩子身上重演。
正是這次觸動,讓陳麗麗毅然從英語教師轉型為家庭教育指導師。她深刻認識到,真正的教育變革必須從家庭開始。她立志要用專業的力量,幫助更多家庭構建健康的親子關系,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理解與關愛中成長。
成長同行
當父母改變,孩子自然綻放
在陳麗麗的指導案例中,有一位母親帶著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前來求助。女兒原本成績優異,卻在面臨中考時突然厭學、情緒崩潰,拒絕與父母溝通。這位母親起初堅信,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就能讓孩子重回正軌。
面對焦急的母親,陳麗麗沒有急于給方法,而是先引導這位母親看見孩子行為背后的情感需求。通過系統學習,母親開始調整溝通方式:從命令式的要求,到真誠的傾聽;從焦慮的催促,到耐心的陪伴。令人驚喜的是,當母親放下控制欲,孩子反而逐漸找回了學習動力。后來,女兒不僅順利度過中考,還主動參加了啟帆的領袖少年團,變得開朗自信。
在這個教育內卷的時代,陳麗麗和她的團隊用行動詮釋著最動人的教育圖景——不是父母拽著孩子奔跑,而是兩代人攜手同行,共同成長。若您也在尋找家庭教育的突破口,不妨記住這位指導師的建議:給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成為會成長的父母;給家庭最深的守護,是擁有可改變的能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