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全球高端時尚泳裝第一品牌范德安,在上海愚園路舉辦40周年限定藝術展,作為范德安的戰略定位顧問,東極定位創始人、民族品牌定位專家王博老師,受邀出席開幕式論壇,分享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服裝企業應當如何打造民族品牌。
近二十年來,王博老師一直專注只為民族品牌做定位,服務了飛鶴奶粉、貓人科技內衣、相宜本草、范德安、喬氏臺球、玲瓏輪胎、三棵樹、背背佳、樊文花等眾多中大型企業,助推了多個產業中民族品牌的強勢崛起,并結特勞特定位理論,構建起一整套民族品牌定位方法,多年來在市場上受到眾多民族企業的極力推崇。
王博老師講到,目前中國服裝產業的供應鏈已經非常成熟,中國的服裝消費市場也最為龐大。因此,中國服裝產業打造民族品牌的機會已經呼之欲出,換而言之,服裝產業民族品牌崛起正當時。結合東極服務眾多民族企業的經驗,王博老師給到中國服裝企業打造民族品牌的三大核心建議。
建議一:打造品牌,關鍵在于概念之爭
中國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欲動天下者,當動天下之心。無論是大的社會變革,亦或者商戰,其本質都在于差異化概念之爭,或者說差異化發展理念之爭。言外之意,打造品牌的關鍵在于搶占一個強大的差異化概念。這與定位理論中搶占顧客心智的理念不謀而合,定位的精髓就是一詞占領心智,一句話封殺競爭對手。
王老吉從傳統的涼茶中藥飲品,重新定位為預防上火的飲料。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令其鼎立可口可樂,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飲料品牌之一。在中國消費市場,這樣的經典廣告語還有不少,背后都蘊含著差異化概念。例如“飛鶴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國酒茅臺,釀造高品位生活”等等。當然,如果說中國市場最成功的一個廣告,那毫無疑問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所以說,打造品牌的根本,要從人心切入。抓住了人心,就抓住了商業競爭的牛鼻子。縱觀人類歷史中的社會變革以及現代商戰的發展史,不難發現,決定勝負的,往往是人心向背,這是一股影響巨大的無形之力。
建議二:打敗外資,要搶占制高點概念
眾多民族企業所面臨的挑戰是,雖然綜合實力并不弱,但品牌勢能卻一直被外資品牌牢牢壓制,導致難以取得更大作為。那么,民族品牌應該如何塑造出強大的競爭勢能呢?
王博老師指出,戰略的本質在于奪勢。當下中國正處于中國夢時代,各大產業都在呼吁民族品牌,各大產業的競爭勢能都在向民族品牌快速集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誰能率先成功挑戰外資,奪取所在產業的戰略制高點,為消費者帶來獨一無二的差異化價值,誰就能成功代言中國,從而塑造起強大的民族品牌競爭勢能。
以飛鶴奶粉為例,2015年前后,飛鶴不僅面臨整個國產奶粉行業的信任危機,更面臨幾大外資巨頭的勢能壓制。正當此時,王博老師為飛鶴確立了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差異化概念,推動其營收六年時間從30億突破200億。
之所以選擇“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而非其他概念方向,核心是因為“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這一概念,不僅進口品牌難以反擊,更是奶粉產業的戰略制高點。飛鶴強調中國配方更適合中國寶寶,可順勢借助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常識認知,強勢壓制進口品牌,從而大幅推高飛鶴品牌的競爭勢能。
王博老師進一步指出,在戰略決策過程中,企業往往面臨著多個定位概念的選擇,但選擇什么樣的定位方向與差異化概念,才是所在產業的戰略制高點,從而能夠有效推動企業發展成為國人為之驕傲的民族品牌,是每個中國企業家必須思考的重大戰略課題。
在輪胎產業,有一家企業與飛鶴奶粉當年的處境類似,它便是玲瓏輪胎,面臨著米其林等眾多外資品牌帶來的強勢競爭挑戰。經過系統調查研究,王博老師為玲瓏確立了“全球領先車企青睞”的全新定位方向,廣告語為:全球10大車企,7家選玲瓏輪胎。
這一定位概念彰顯出玲瓏能夠攻克全球領先車企的技術要求,展現出中國輪胎全球領先的科研實力。可以看到,近幾年玲瓏的品牌價值不斷攀升,在新能源市場連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配套輪胎銷量冠軍。近日,玲瓏又延續著東極的策略,在傳播中進行了進一步升級,打出:全球10大車企,8家選玲瓏輪胎。
在內衣產業,東極定位為貓人選擇確立了“科技內衣”定位,積極擁抱服裝行業中的歷史級的科技大浪潮,強調高科技面料的融合運用,為消費者帶來更加舒適的產品體驗,從而與所有傳統內衣品牌拉開差距,強勢奪取“科技領先”這一內衣產業的制高點概念,大幅推高貓人品牌競爭勢能。此舉也讓貓人3年時間GMV從69億攀升至169億,問鼎中國內衣第一品牌。
對于范德安也是如此,在2019年,范德安與東極合作。東極定位為范德安確立的定位是:明星青睞的時尚泳裝;并在廣告中鮮明打出:在中國100多個明星都在穿范德安。此定位的精妙之處,在于用明星青睞的信任背書,調動明星之選更加時尚的自然認知,為范德安在消費者心智中塑造起時尚領先的形象,從而建立起顯著的競爭優勢。
此舉也讓范德安與專業競技基因的速比濤產生鮮明區隔,進而直取泳裝行業的戰略制高點。如今,范德安已經成功扭轉了國際巨頭的競爭壓制局面,營收連年實現大幅增長,成功躋身全球高端時尚泳裝第一品牌。
簡而言之,打造品牌的關鍵,在于構建出屬于自己的一套話語體系。搶占產業制高點,則是重新搶奪產業話語權,助力民族品牌奪勢的核心。
建議三:打造極致大單品,產品即定位
王博老師指出,超級互聯時代,消費者口口相傳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何止千萬倍,各種社交媒體的存在,讓消費者口碑成為一股決定性力量。口口相傳的力量變得重如萬鈞,當消費者篩選產品信息時,極致的產品力、極致的產品體驗,就成為承載品牌力的關鍵因素。一定程度上,產品即品牌、產品即定位,產品力成為搶占差異化概念的核心。
傳統的營銷思路,是把4P要素割裂看待,產品打磨和傳播造勢往往并不能有效協同。但有效的營銷,應該是產品與傳播合二為一,產品即定位,極致的大單品可以為定位代言。
王博老師指出,人們往往只看到了余承東的“遙遙領先”與雷軍的“很懂營銷”,而沒有重視到他們在打造大單品方面的卓越能力。以小米Yu7為例,雷軍對標行業標桿Model Y,進行正面攻堅,不僅價格上低出1萬,更通過多項參數展示Yu7的多項優勢,精準切中消費者的需求痛點,用產品重新定義了豪華高性能SUV,也創造了全球汽車工業的銷量神話。
在中國消費市場,真正能穿越周期的國民級品牌,也往往都擁有至少一個戰略級大單品。例如飛天茅臺、農夫山泉、東方樹葉、王老吉的紅罐涼茶、飛鶴奶粉的星飛帆等等。服裝產業同樣如此,近年來風靡世界的服裝品牌,背后往往也都有代表性的大單品,例如Lulu的瑜伽褲、Nike的AJ籃球鞋、優衣庫的Heattech等。
包括范德安也是如此,盡管并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傳播,但由于產品力極為出色,引發了眾多明星自發選擇,產品口碑極好,于是小黑裙、小紅心等系列也成為許多女性顧客必備的時尚單品。
但由于行業固有的作業范式,更多的服裝企業往往盲目跟隨顧客需求,SKU開發非常繁多,最后的結果,就是顧客對品牌的認知混亂、大量庫存積壓、企業大而不強。因此,目前中國服裝企業,需要更加迫切的學習成功企業經驗,將極致大單品的打造思路,融入到服裝產品的開發當中。
服裝作為時尚行業,是人們樂于表達自身個性的載體。但眾多服裝品牌常年來,將潮流、風尚、打板奉為行業圣經,沒有解決長期的概念差異化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品牌缺乏戰略定位的頂層設計。
同時,無可否認,現代服裝起源于西洋文化的舶來品,在先天屬性上,會受到西方外資品牌的勢能壓制,從業人員也會不由自主的向外資品牌仰望學習,養成跟隨心態,不會想到用差異化的戰略定位來鼎立外資品牌,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個性與心智護城河。一言蔽之,中國服裝行業,還缺少真正的戰略自信。
在大國崛起的時代大背景之下,中國消費、中國文化、中國時尚,已經開始引領全球。在昔日十里洋場的愚園路,范德安的活動現場,一座帆船的藝術裝置正在揚帆起航,與不遠處LV的巨輪形成交相輝映,此刻,中西方的服裝品牌正在悄然的攻守易形。在東極定位看來,中國服裝行業的民族品牌前景廣闊,在未來也必將航向屬于自己的星途大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