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年初二開始,大連格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就一直是緊鑼密鼓的景象,一眼望去,成百上千瓶消毒液在流水線上被封裝、打包、運入庫房。15天時間,800噸消毒液順利完成生產和銷售,后續送到了遍布全國的200多個企業用戶手中。極速復產背后的工業品、渠道、防疫用品保障,是實體制造業和互聯網企業攜手抗疫的深度協作。
“考慮到疫情期間對消毒液等防護物資需求的驟增,為全力支持全國疫情防控工作,我們從大年初二就開始組織復產了?!备窭囟麻L延金祥說。就在那幾天,國務院辦公廳也印發了《關于組織做好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和調度安排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生產重點醫療應急防控物資的有關企業,抓緊組織原材料采購和產品生產,及時完成生產任務。
作為重要防疫物資之一——消毒劑的生產商,格利特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大年初二全體員工到廠上班,并成立生產突擊隊規范生產流程,將原輔料、生產、檢測、包裝、物流及售后團隊工作目標細化,確保各個環節準確對接。復產當天,格利特就恢復了100%的生產線生產力,隨后還緊急新增了35%的生產力以滿足一線需求。
“為了全國人民的健康我們加班復產義不容辭?!?格利特許多員工都這樣表示。
工業品SaaS平臺 高效鏈接上下游 解決“無桶封裝”難題
產能恢復,但格利特很快就遭遇了復產后的第一個難題——非原料工業品面臨短缺。通常為保證生產的連續性,車間會預留7-10天的輔料庫存量,但疫情突然爆發,產能快速提升,包裝桶、封箱帶等物資迅速告罄。與此同時,大量供應商還沒有復工,市場上相關工業品十分緊缺,部分價格甚至迅速暴漲至此前的數倍。
復產短短幾天,格利特面臨了“無桶封裝”的困境。
焦急尋求解決辦法的格利特突然想到了前兩天來尋源防疫物資的京東工業品。記得當時的項目經理介紹過,他們不僅在組織防疫中急缺的物資,也在為平臺上2000余家工業品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打通信息通道,實現上下游產銷對接,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
收到格利特的信息后,京東工業品項目經理和技術人員二話沒說,快速響應,“整個采購平臺的部署只用了短短2個小時”,格利特一位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線上尋源,我們快速找到補齊了生產線必備的工業品,更沒想到的是,京東工業品SaaS平臺的無紙化電子協議、快速免審、自動對賬、自主開票等功能,將我們傳統的采購流程和周期壓縮40%,大大助力了我們產能恢復的效率?!?/p>
據了解,京東在聯合上游廠商保障工業品充足供應的同時,通過數字化技術縮短商品流通環節,最大程度遏制了漲價,這會有效緩解下游生產廠商的生產經營資金壓力。
據悉,1月25日-2月10日期間,格利特在京東工業品累計采購約10萬件非原料工業品,順利生產消毒液超過800噸 ,有效保障了復產的順利進行。
(格利特員工春節期間加班作業)
依托京東供應鏈網絡 800噸消毒液火速馳援一線
解決了上游的生產輔料問題,格利特的另一個挑戰就是疫情期間的通路。雖然格利特在全國建立了營銷網絡和服務,但由于疫情期間物流運力的嚴重不足,大部分渠道難以運轉?!凹蛹鄙a的物資運不到前線?!這太讓人心焦了!”……
京東工業品立刻向格利特全面開放了京東的渠道資源,通過京東智能采購平臺和京東企業級供應鏈網絡,格利特的含氯消毒劑被迅速運抵成都鐵路局、中國華能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抗疫一線,支援各地的消毒殺菌工作。而空調清洗劑、公用紡織品洗滌以及醫用紡織品洗滌產品等也被迅速搶購一空。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格利特生產的超800噸消毒液,全部通過京東工業品以數字化采購形式提供給全國各地,累計服務企業超過200余家,格利特2月份銷售額整體環比增長481%。
(格利特加急生產的800噸消毒液通過京東供應鏈網絡運往防疫前線)
事實上,除了發揮技術優勢和渠道優勢,京東工業品還橫向整合產業鏈資源,為像格利特這樣的制造型企業在各個環節提供物資、管理以及運營技術等多方面的支持。格利特生產車間的防護裝備,如防護服、手套等,就是京東工業品聯合全球衛生護理用品領先企業金佰利調配保障的。據悉,截止目前,金佰利商用中國區已通過京東向社會供應近千萬貨值、超740萬件的防護和清潔產品。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說過,為了快速提升我國關鍵物資生產調度能力,可采用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手段。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能夠有效連接工業生產的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可以在短時間內匯集關鍵物資供需信息,實現物資生產、調度、分配的全局優化,從而大幅提升國家面對重大疫情及其他突發狀況時的應急處理能力。
這也是京東工業品一直努力的方向和持續打造的能力?!霸谝咔槿栽诔掷m的當下,做好制造業的復產保障,既是助防疫也是保經濟。通過從產到銷一體化的長鏈服務,京東企業業務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企業解決問題?!本〇|零售集團企業業務事業部工業品業務部總經理丁德明表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m.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