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9月3日召開的第十屆內蒙古“草原英才”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暨呼包鄂烏人才創新創業周包頭分會場活動啟動儀式上獲悉,為全力打造具有包頭特色優勢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體系,使包頭成為讓各類人才近者悅而盡才、遠者望風而慕的城市,我市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從支持人力資源產業發展、產業園建設、招商引資和培育本土品牌、鼓勵機構招才引智、加強從業人才隊伍建設五個方面,加快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
在支持產業發展方面,鼓勵各旗縣區采取政府股權投入、建立產業基金等方式支持人力資源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統籌各級各類就業資金用于支持人力資源產業園建設和平臺建設等。
在產業園建設方面,鼓勵各旗縣區創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對入駐產業園的人力資源機構,將其年度地方財力貢獻的市本級留成部分通過年終體制結算100%獎補屬地旗縣區。
在招商引資和培育本土品牌方面,對招商引進入選全國服務業500強、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00強榜單的企業和自治區級骨干企業或誠信示范機構,給予一次性10萬—20萬元入駐獎勵。加強自主品牌建設,開展“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業10強”評選活動,對在我市注冊創建為“全國人力資源誠信服務示范機構”的,分別給予5萬—10萬元獎補。
在鼓勵機構招才引智方面,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機構市場化引才作用,對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我市用人單位剛性引進各類人才的,給予最高50萬元資金獎勵,其中:按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我市用人單位引進兩院院士(團隊)的,每引進1人(團隊)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引進國家級、省部級專家(團隊)的,每引進1人(團隊)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引進博士、副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引進5人(團隊)及以上的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引進其他各類專技人才及技能人才30人及以上的,按照每人500元給予引才獎勵,最高獎勵不超過5萬元。
在加強從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將加強行業領軍人才培養,多層次舉辦從業人員培訓,鼓勵從業人員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提升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同時,給予行業高層次人才經濟貢獻獎勵,對符合條件的,給予個人所得稅返還獎勵。
伴隨著我市一批新項目紛紛落地,重點企業、產業不斷提檔升級,市場化人力資源配置需求日益旺盛,為我市推動和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四基地兩中心一高地一體系”部署和“一業一策”三年行動計劃總體要求,市人社局將人力資源服務業納入“一業一策”調度推進,在廣泛學習借鑒先進地區、同等水平城市的經驗做法,立足包頭實際,進行深入調研、多方論證的基礎上,出臺了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十項措施、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管理辦法等政策措施,通過引進集聚、服務保障等舉措,力爭到2025年,建成自治區級產業園,培育百億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群,打造黃河“幾”字彎都市圈人力資源產業集聚中心。
第十屆內蒙古“草原英才”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啟動
9月3日,第十屆內蒙古“草原英才”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暨呼包鄂烏人才創新創業周包頭分會場活動啟動。
活動中,我市發布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政策,并發放了首筆800萬元“人才貸”,舉行了2022·第三屆中國包頭人力資本產業發展論壇暨市級人力資源產業園授牌儀式。在接下來的6天時間內還將舉行創新創業大賽、人才項目對接交流活動等共計4個板塊6項活動。
我市發放首筆“人才貸”
9月3日,在第十屆內蒙古“草原英才”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暨呼包鄂烏人才創新創業周包頭分會場活動啟動儀式上,一個環節分外亮眼——內蒙古博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王亞雄教授獲得首筆“人才貸”。
“這筆800萬元的資金對于企業下一步的業務拓展、市場拓展以及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王亞雄說。
王亞雄告訴記者,貸款辦理過程很順暢,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就辦好了所有手續。這筆貸款對于企業來說是及時雨,更是信心的加持。
據興業銀行包頭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李楠介紹,“人才貸”是興業銀行總行2022年基于“技術流”評審體系推出的創新產品,該產品主要聚焦國家級、省市級的科技領軍人才,把人才價值量化作為信貸審批依據,為人才所服務的企業提供500萬-2000萬元的信貸額度支持。
在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興業銀行包頭分行的共同推動下,今年8月,我市成功獲批全國第一批、自治區首個“人才貸”試點城市。
“‘人才貸’有別于傳統的以資產抵押為主要擔保模式的信貸產品,其在支持輕資產、初創期、科創型企業方面具有示范作用。下一步我行將在包頭市乃至自治區范圍內大力推廣該產品,支持科創類企業發展壯大。”李楠說。
“首筆‘人才貸’的成功發放,是包頭金融活水助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一項重大舉措,充分體現了包頭市對高層次人才的關心與價值認同,真正為有志之士、有才之人創新創業提供了有力支撐。”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科長邵中健介紹,近年來,包頭市先后推出中高端人才引育、青年人才引進、高層次人才服務和重點產業博士碩士招引、重點企業精準服務、支持稀土產業人才發展等6項“人才新政”,設立1億元專項經費和2億元自治區首支人才創投基金,全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目前依托已建成的各類產學研用平臺和域外研發機構,共匯聚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447名。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聚焦主導產業、優勢特色產業,充分發揮技術、平臺、人才、市場的集成優勢,全力構建‘五位一體’新時代包頭人才工作新格局,構筑起海內外英才向往集聚的發展高地、創新藍海、創業熱土、圓夢之城。”邵中健告訴記者。
內蒙古人才科創大數據平臺項目啟動
9月3日,在第十屆內蒙古“草原英才”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暨呼包鄂烏人才創新創業周包頭分會場活動中,內蒙古人才科創大數據平臺項目正式啟動。
據了解,該平臺為內蒙古人才發展集團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開發的數字化人力資源平臺。平臺集招才引智與產業銜接、人才服務與管理為一體,將打造成為包頭市乃至自治區范圍內的“人力資源大腦”,提升人力資源市場配置水平。
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研究員、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王德慶介紹,平臺實時匯聚了全國3000多所高等院校、6.5萬家科研機構以及全國27.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的科研專家團隊信息,可以幫助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快速精準地匹配到所需的人才資源,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人才資源分布不清晰、人才引進不精準、人才服務不到位、人才實時監測難等問題。
“該平臺相當于一個智庫,如果我們的產業發展需要尋找高端人才,可以通過智庫進行精準地查詢和匹配。此外,圍繞我市人才發展以及重點產業、事業的發展,平臺也會提供一個人才的梯隊,供我們進行參考和引進。”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科長邵中健介紹。